051 借钱-《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他自己则回到屋内,琢磨着如何从这件事最大获利。
    粤海关,是天下第一税关。
    大清朝闭关锁国,实行的是一口通商。
    所谓一口通商,就是只有广州这一处,允许和洋商交易。
    所以粤海关监督一职,肥的流油。
    而粤海关并非是想象中的仅有一处关口,而是由分布在广州府周边区域的大小几十个关口组成。
    这些小关口,又分别属于7个不同的总关口。
    福成他爹想争取的,就是其中的一个。
    如此看来,确实是个肥缺,虽然比不了苏州织造,可也不错了。
    李郁觉得,可以赌一把。
    一万两,确实很多。
    但是若是一切顺利,打通了粤海关的关节,以后行事就太方便了。
    走私点洋玩意,买点违禁品,还不跟玩似的。
    打着福成的旗号大摇大摆过市!
    天亮前,李郁就给众人下了封口令,不许提刚赚了2万两的事。
    你有10万,借给我2万,这叫热心的好亲戚。
    你有2万,借给我2万,这叫两肋插刀的真兄弟。
    你只有5000,却借给我2万,这叫啥??
    ……
    “军师这叫缺心眼。”
    杜仁私下和范京抱怨道。
    “军师或许有自己的考虑吧,我们不必多问。”
    突然分掉一万两,确实很痛心。
    不过范京更能揣摩李郁的心思,大致猜到了是一种风险投资。
    没有官面人物的遮风挡雨,弱小的李家堡随时可能被人连根拔起。
    午后,城中一个游手突然来了。
    带来了一个消息,有李家堡的人被官差抓了。
    “什么人?”
    “是一对父子,姓张,看着像北边逃灾来的。”
    范京和李郁相视一眼,都猜到是谁了。
    拿了5两银子的小铁匠张满库,和他爹。
    几个时辰前,李郁还自嘲说自己看走眼了,人如同泥牛入海,没影子了。
    “是谁抓的?”
    “知府衙门的赵老五,说他们是贼。”
    看来,是那锭银子惹的祸。
    在官差眼里,一个流民怎么可能有银子,肯定是偷的抢的。
    “派个人去,把他们俩保回来。”
    “李爷,怕是不行。”游手尴尬的说道。
    “嗯?”
    “那赵老五是方捕头的心腹。他说就算张家父子真是维格堂的人,他也照抓不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