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改棉为稻,腥风血雨-《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然而,
    他感激不尽。
    身为松江府一小商贩的儿子,能够撞大运进入文官学校,凭借考试成绩又直接做了实职知县,月薪300银元,入住免费官邸。
    黄浦江畔的祖坟不知道冒了多大黑烟~
    而他的一位堂兄,14岁即中秀才,全家走路带风,颐指气使。
    上次回家省亲,
    他望见了胡须拉渣的堂兄那嫉妒、绝望、崩溃的眼神,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感谢陛下~
    ……
    “大人,监视东乡顾氏的人来报,说顾家在做白事。”
    “嗯?”
    “据说是顾家的一位少奶奶,自缢身亡了。”
    陆庆之笑笑,眼神冷淡。
    下属见状知趣退下。
    如今乌程县,稍有身份的人都看出来了,官府要动顾家~
    顾家,本县士绅。
    家中出过2个进士,1个举人,拥有庄园5处,良田8000余亩,桑田1300亩,湖泊12处,山头2处,还涉足了丝绸、粮食等多个产业。
    要论殷实,乌程属第一。
    当初吴军推进速度很快,顾氏还未曾和清廷过多捆绑,湖州城就已落入奇袭的吴军手中。
    ……
    乌程、归安同为湖州府首县。
    这就和元和、长洲、吴县同为苏州府首县一样。
    明清两代,出于制约考虑,将江浙的富庶府城皆分出2个甚至3个首县,互相制约,互相牵制。
    而李郁一直未曾对地理区划做调整,
    全盘继承清制,当然,宣传需要,一般说继承明制。
    ……
    顾太公年过5旬,保养得当。
    此时,
    人坐在庭院当中,听着外面号丧的动静,眼神里闪烁着恐惧。
    “父亲~”
    “嗯,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吗?”
    “按照您的吩咐,都一一叩门,按礼通知了。”
    “一定要让乌程百姓都知道,我顾家如今有多悲惨。”
    “父亲,至于如此吗?”
    “至于。”顾太公盯着头顶蓝天,声音有些颤抖,“老夫就怕这样还保不住我顾家。”
    这话太恐怖,儿子的牙齿跟着咯咯作响,低声道:
    “不,不至于吧?”
    ……
    顾太公叹了一口气:
    “老夫后悔啊,没有早点纳上投名状,总想着再看看再等等,争取卖在最高点。如今新朝气候已成,那人没有耐心装下去了。”
    儿子黯然,
    他当然知道父亲指的什么。
    吴军进驻湖州府城,士兵不入朱门。
    自家也识趣,老实足额交粮,平时大门紧闭,和官方打交道不过寥寥数次。
    吴廷号召卖田,自己没有响应。
    吴廷号召投资开厂,自家没有响应。
    吴廷开科取士,自家子弟也没有报名。
    顾家,是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
    ……
    穿着孝服的管家急匆匆进来,低声道:
    “老爷,大少爷。咱家铺子前年辞退的大伙计,赵二,去衙门首告诬陷老爷。”
    “衙门收他的状子了?”
    “收了。”
    顾太公飞速的做出了决定:
    “快,拿我的帖子去拜访本府的几位参事。就说翻旧账之风绝不可长,此举违背陛下的意志。而且细究起来,谁家以前和清廷官吏没有来往?他们今日帮我,就是帮自己。我愿低价让出名下所有桑田。”
    管家却没有动,
    而是小声说道:
    “老爷,赵二没有提这茬。他首告您在乾隆21年玷污府中丫鬟,致使丫鬟投河自尽。乾隆23年,大少爷杖责欠粮佃户,致其回家后不治死亡。”
    ……
    顾太公瞬间头晕目眩。
    “爹~“
    “老爷~”
    “没事。”顾太公的声音空洞而悲凉,“你们都出去,让老夫静一会。”
    没过多久,
    把自己关在书房的顾太公就着茶水喝下了一小包砒霜,留下了遗书。
    “~衙门若以私通清廷之罪拿我,或可破财消灾。如今却以人命官司入手,顾氏破家灭门就在眼前。老夫之死,或可给家族子孙留一丝生机。”
    儿子头晕目眩,想哭又不敢大声。
    遗书的最后,红色印泥写的8个潦草大字:
    “飓风过岗、伏草唯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