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着画面,江哲面露沉思之色。 “我记得在金军大举南侵时,宋钦宗选择了投降,并下令割让太原。” “最后导致王禀在几百人之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继续坚守太原,成功了9次;后来他向宋钦宗赵桓求粮,军备;却石沉大海。” “但凡给点支援,那战本能打的,结果无了。” “这时候的岳飞还是老百姓,还没目睹金到金军残杀百姓,目前还不在军中。” “原来岳飞身上发生的事,早就在王禀守将身上发生过了。” “这里面猫腻太多!” 这事,着实令江哲感到遗憾与寒心。 画面内。 闻言,母亲忍不住感慨: “那能怎么办呢,朝廷是大人们的事;我们老百姓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 老父亲气不过地说: “朝廷昏庸无道,一天到晚就知道割地求和,还给金国纳贡;我大宋又不是没能打的将军们。” “这样下去,这大宋男儿,华夏男儿的脊梁和血性早晚荡然无存。” 天真无邪的妹妹地问: “为什么皇帝总是要求和呢?” “我听村里大人们说,和平都是打出来的啊;总是求和没有用的。” 一个连六岁小女孩都知道的道理,皇上以及朝廷内的人竟然不知道? 江离深呼一口气,看向妹妹。 “这个大宋,没落了。” “哥哥想进入战场改变这样状况。” 话落,江父气得一个巴掌扇了过来。 江离一脸莫名,我保家卫国,难道说错话了吗? “爹,干嘛打我?” 江父满脸失望地质疑: “上什么前线?” “你没看见现在大宋能人之士有多少?” “最后进入朝廷的后安然活下来的又有多少?” “本来能赢的战,就说王老将军这事,都多少次了,还不是被朝廷里那帮文臣害死!” “那皇帝老儿自己不行,害怕遗臭万年,临时把赵桓拉上皇位,让儿子担事,这是皇帝该做的事?” “这大宋太上皇不行,文臣不行,武将再有心,那也不行。” “以后指不定多少杰出的武将被那帮文臣害死。” “再说你一个小兵蛋子,啥也不会;最后到头来,你就只会耍几枪,是要去送死吗?” 江父虽是农民,曾经好歹读过多年书,没考上功名的他,不仅有有眼力劲儿,更关心国家大事。 看着江父义愤填膺的样子。 江哲浅浅一笑。 他对江父的认知与好感提高了。 原来看得最清楚的不是文臣武将,而是生活在大宋的老百姓们。 ... 画面内。 江离不语。 觉得有些委屈,替大宋感到不值。 好好的一个国家,好好的忠臣,为什么要被迫害? 一顿饭后,他转身离开了家中。 在村口听了会乡里乡亲们的失望言论。 江离心中不是滋味,一个国家总是懦弱无比,华夏儿郎自古都是好战分子。 怎么到如今,却人人软骨头? 到底是怎么回事? “该死的世道!“ “泱泱大国,结果昏君做事总是让人寒心!” “他识人不明,朝廷奸臣当道。” “踏马的,为什么历代皇帝老儿,总是忠臣与奸佞不分呢,到底是不分还是踏马的分不清?” 走在林间小路,江离忍不住自嘲一笑: “哎,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守城小兵而已。” “想报家国,却又无能为力且无路。” “算了,这样过一辈子吧!” 本来他都接受了来自命运的安排,平凡的过一辈子。 没想到下一刻! 一道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你想,改变现状吗?” 江离停下了脚步,警戒回过头望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