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着我们这几个官家的亲军喊江离陛下万岁,这特么合理吗? 能不能背着点人? 小江老弟... 你真的有点夸张了。 不过仔细想想,护卫们在册封之地斩杀李邦彦,公开挑衅太上皇赵佶,江离都没有丝毫的惩戒,通过哪些便能发现—— 赵桓确实将很大权力让给了江离。 江离轻轻点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安静。” 台下瞬间安静。 “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跟我讲述一下军中为何会变成这般。” 此时,禁军中那为首的光膀子壮汉,虽被揍得鼻青脸肿,却依旧站了出来。 “将师,我有苦要说。” “说。” “将师,您看见了;我们军中的禁军只有三千多人。” “虽然禁军大营有八万多的禁军编制;但实际上现场只有三千多人。” “其余的名额,大部分被太尉高俅谎报,占据了名额。” “只有高俅、童贯这样的殿帅府太尉、枢密使才会知道——” “大宋所拥有的八十万禁军实际上只是纸上存在的数字。” “有多少人在吃空饷,他们心知肚明却不会揭穿这层窗户纸。”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基层军官对军营里的事物知晓,但无人敢上报,也无条件上报。” “我向陛下传递的消息,永远没有传到陛下的耳中。” 随着基层军法官讲到此处,台下禁军们各个一脸愠怒,咬牙切齿。 江离的眼神从原先的淡漠,瞬间燃起一抹杀意。 这难道就是《宋史》中的三冗之患中的【冗兵】? “继续。” 那基层军阀官说: “每次朝廷发下的军饷,大部分都会被高俅与童贯截走。” “他们俩会给我们留下基本的装备与武器,装备品质参差不齐,有好有差。” “他们俩克扣了我们三四千兄弟的军饷,只留下很少的军饷用于基本的生活。” “我们当兵,当禁军是来过好日子,同时保家卫国的。” “结果现在,我们吃都吃不饱;还要养婆娘和孩子。” “上面没军饷,我们又吃不饱,最后不得不把自家婆娘接到军中。” “而且,更过分的是,高俅在京城南边有个大庄子——” “那庄子酿酒、制盐、等朝廷禁止的生意,高俅都在那边做。” “他做就算了,还把我们军中有手艺的,尤其是瓦匠、木匠还有会打铁的兄弟都带了出去。” “若不是汴京城被金军攻破过一次,现在还没恢复生产。” “否则我们这三四千人,将师你根本不会在此时此刻在大营中见到我们的。” 讲述到此,那基层军官满面怒红,咬牙切齿,“请问,将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