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个亿?小唐,你是认真的吗?” 华科院一个实验室里,张科平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地问道。 “张教授,我当然是认真的,另外一个亿之前前期的费用,后期不够继续追追加!” 唐振华眼神坚定,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没有之人比唐振华知道芯片的重要性,前世华为为了研发芯片投入上万亿,单单2024年投入就有1797亿! 这让唐振华深知,掌握芯片核心技术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他下定决心,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必须要把光刻机研发出来。 不单是为了自己家的产品,后期即便只卖芯片,也完全有可能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 “后期还加?你哪来那么多钱?” “张教授,我家在鹏城有个厂子,所以还算有亿点钱。” “好吧,如果你要研发光刻机,那你昨天说的小灵通项目呢,还做吗?” “当然!” “什么小灵通?” 胡立国一直没有说话,此时好奇地问道。 “老胡,小灵通也是移动通讯,也是小唐提出的项目,我觉得挺不错的...” 接着,张科平把小林通的项目简单介绍一些。 “移动通讯,接入电信,随时随地通话,这个想法不错!” 对于小灵通项目,胡立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在他看来,这毕竟只是一个民营项目。而光刻机作为半导体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他还是对光刻机项目更为关注和感兴趣。 “老冯,搞光刻机我是支持的,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我手里还有其他项目的呢,实在抽不开身。” 华科院毕竟是国家单位,胡立国怎么可能随意加入民营企业呢,这要是让上面知道,肯定要批评他们的。 “老胡,你这话说的,你手里的那些项目啥情况我能知道,一句话,你来帮忙不?”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冯爱民对这些情况却了解得一清二楚。 华科院承担的国家项目众多,然而由于资金和设备的短缺,很多项目只能暂时搁置。 参与这些项目的科研人员,一部分在进行理论研究,另一部分则被调配到其他项目中。 但由于不少项目人员已经饱和,新加入的人员往往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老冯,你...” 胡立国没想到自己老友直接揭他的老底。 “胡教授,我老师开玩笑的,您不要放在心上,你要是手里有项目肯定先完成他,光刻机的事情不着急,您那是那天休息方便指导指导,我还是非常感激的!” 看着这样的情况,唐振华连忙开口劝说道。 光刻机比较是自己要搞的,和华科院的项目不同,必须以他们的项目为主。 “看看,老冯,你学生比你会说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