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顺转头望向桌面上的宣纸,只见一行行歪歪斜斜的文字跃然纸上。 李顺反复审视了三、四次方才将整首诗读懂: 赠如烟妹妹 妹妹跳舞真好看,轻轻旋转如飞燕。 歌声甜美不一般,每天想你一百遍。 看完之后,李顺认为这完全是在侮辱诗词。 至于旁边的赵德柱,水平与贾仁在伯仲之间,两人不愧是多年损友。 有卧龙之处,必伴随着凤雏。 正当李顺端起茶杯,试图洗涤被两人诗词玷污的心灵之际,一位身穿华贵锦衣的年轻男子踏上了舞台。 年仅二十余岁,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无比的自信,拱手道: “在下骆景,乃是国子监的学子,今日有幸得见如烟姑娘,不禁为之倾倒,特此赋诗一首,恳请如烟姑娘赐教。” 如烟轻轻颔首,美眸凝视着眼前的骆景,耐心等待他的诗篇呈现。 骆景微微欠身,在舞台上踱步徘徊,低声吟诵道: 粉黛轻施映月光,青丝如瀑舞霓裳。 玉指轻弹流水曲,醉倒花间一梦长。 李顺虽然对诗词了解甚少,但也能感受到他确实具备一定的才华,比自己身旁的卧龙、凤雏要高出千百倍。 然而,这显然并非刚刚即兴创作的诗句,前两句勉强符合当下情境,而后半部分则明显暴露出这是之前所作。 如烟方才在台上只展示了舞蹈,而诗中却写的弹琴,也不知道改一下。 当台下众人聆听这首诗后,全场顿时陷入寂静,部分人审视自身所作诗歌,与台上骆景所作进行比较,随即果断将其撕毁。 另有一部分人仍抱有希望,坚守原地,紧握手中毛笔,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如烟小姐,内心默默祈求如烟小姐不要对骆景的诗篇产生兴趣。 骆景将整首诗诵读完毕,轻轻鞠躬,面带微笑地说道: “在下拙作,还请如烟姑娘点评。” 尚未等到如烟姑娘回应,另一位男子突然登上舞台,毫不留情地指责道: “既然明知是拙劣之作,怎敢公然示众,自取其辱!” 骆景先生凝视着这位年龄相仿的男子,严肃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