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永乐年间。 朱瞻基轻轻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含惋惜: “可惜了.......” 彭老好不容易脱离苦海,自然是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为了得到毛熊国的文凭,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彭老一定付出了很多很多。 而陈将军的一句话,彭老就放弃了这些年来的所有努力。 眼看彭老即将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如今却要一切归零,重新开始。 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朱棣听见朱瞻基的话,却是摇了摇头。 “为了华夏......不可惜。” 正是彭老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才会毅然放弃。 在国家的需要面前,个人的得失显得如此渺小。 又或许是,即使陈将军没有开口,彭老也会主动放弃,继而为华夏研究核潜艇。 ...... 【两年后,彭老学成归国,从此隐姓埋名,消失在川西的群山之间,从此投身于祖国核潜艇的秘密研究实验之中。】 【彭老担任了核潜艇核心装置,核反应的设计工作。】 【如今的人们或许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况是有多么艰难。】 【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到底是什么模样,他们手中的资料仅仅是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潜艇模型儿童玩具。】 【没有任何参照信息,他们就自己设计核潜艇的陆上模式实验方案。】 ...... 嬴政一阵愕然。 这又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开局,甚至比钱老当年研发核武器时还要窘迫几分。 好歹钱老还在漂亮国有过相关研究经验。 而彭老,却是连核潜艇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 【华夏恰逢经济困难,彭老带着相关人员白天养猪,晚上科研,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中。】 【教员向毛熊国提出希望他们能够提供核潜艇技术援助时,却被毛熊国一口回绝。】 【毛熊国还嘲笑我们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华夏搞不了。】 【教员却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