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洪武年间。 朱元璋再次痛恨起女真族来。 就是因为他们对华夏闭关锁国! 锁着锁着,百姓连老祖宗的文字都质疑,觉得是愚昧落后的! 锁着锁着,他们就要开始崇洋媚外,要放弃华夏的文字! 连他这样没啥文化的人都知道,要识字,要读书,才能读懂历史,才能读懂先人的智慧。 所以,他登基之后,大力兴办学校,积极鼓励文学创作。 若是后人要废除汉字,那华夏文人的作品,该如何传世? 华夏的史书,无人能读懂! 朱元璋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这该死的女真族,真是不灭不行! ...... 【第二种方案,是继续使用繁体字。】 【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无需任何改变。】 【但是,正如大家所担心的那样,学会读书写字谈何容易。】 【汉字的难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出了名的地狱级难度。】 【想想看,我们上了六年的小学,才勉强掌握了常用的简体字。】 【并且如果我们不上继续上中学的话,这些简体字也未必能完全记住,更别提更为复杂的繁体字了。】 ...... 历朝历代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看到天幕中那复杂的繁体字,都有些发怵。 他们要是读几年书,也未必能写出来常用的繁体字。 一个字,那么多笔画,看着都头大。 而有些读书人,此刻内心却泛起一丝酸楚。 为了挣点银子,他们选择抄书。 他们会在读书的空余时间抄书。 往往抄一本书,就要耗费大半个月。 就是因为繁体字难写,还得抄得工整。 但也正是得益于古代书籍数量有限,他们才能得到不错的报酬。 所以,抄书让他们得以维持生计,却是少了一些读书的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