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纸军令,不伦不类-《刚到北宋,武松骂我是狗官!》


    第(3/3)页

    信纸上只简短的书写了几条信息,诸如让石安承担守城官之职,并下令让赵世臣带兵退出濮州城,且严令要求,就算濮州失守,也不可驰援石安。

    最奇怪的是,在军令的最后,还特意写上了‘阅后即焚’四个小字。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每一条用于记载军中密令的文献,都需要谨慎保管,以便日后史官记录。

    这种特意要求‘阅后即焚’的军令,实属罕见。

    在石安看过信笺后,赵世臣悠然叹了口气道:“我那日进城,并不是去驰援你,只是想去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把濮州城守下来的,所以才中了你的圈套。”

    石安没有接赵世臣的话茬,兀自话锋一转道:“这封军令,一定是假的!”

    赵世臣嗤然冷笑:“我也怀疑过它是假的,但它的确盖着兵部的大印。”

    “伪造军令,可是死罪,谁敢这么干?”

    赵世臣的话让石安冷静了下来,但同时也明白了赵世臣的心思。

    他并没有按照‘阅后即焚’的指示去做,显然是留有私心。

    正如他所说,这是个证据,但却是只对赵世臣有利的证据。

    说白了,这封信笺是赵世臣专门留下用于甩锅的。

    他弃守濮州,坑害石安的事,如果泄露出去,一定会被官家怪罪。

    届时,赵世臣只需要将信笺拿出,便可推卸责任。

    石安心思电转,无论信笺真伪,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之中。

    但他难以接受,如果从字迹判断的话,那么这个想要陷害自己的人,竟然会是自己的亲爹。

    甚至,为了陷害自己的儿子,他一个礼部侍郎,不惜伪造了兵部的印信。

    这一切,有太多的不合理之处。

    石安认真回忆了起来,融合群主的记忆后,他清楚知道,在他们俩人穿越来之前,原主并非嫡系,只是石侍郎的妾室所生。

    但原主是个生性胆小之人,见了谁都是唯唯诺诺,尤其是在石侍郎这位一家之主面前,更是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也就是说,石安根本就没有得罪过父亲,而且父亲在不久前还给他安排了婚事,想着用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去攀附上高家的门楣。

    难道是因为老爹过度巴结,引发了某些人的不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