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河西3-《大唐潜龙》
            
            
            
                
    第(2/3)页
    所谓“击缶而歌”,“缶”原是盛酒浆的瓦器。
    《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缶……古西戎之乐,秦俗应而用之。”
    于此古西戎之域,击此古西戎之乐,佐此古西戎之盐,尝此……古西戎想必也曾尝过的鱼鲜。
    当年穆天子驾八骏西巡之酣畅,谅也不过如此。
    次日众人晏起,拔营继续西进。
    行不多时,但见左首大山隐约焕彩,宛如色幡当空飘飖。
    一时众人不免恍惚,是否昨夜酒喝多了?相互征询,确定并非眼花之后,发现愈往前走,大山高下层迭的颜色,竟尔愈见绚丽!
    原来此时,他们正行经祁连山北麓红色砂砾岩系堆积增生,形成特殊地貌景观的区域。
    这种地貌的色彩,若在正午炎阳之下,只能见到隐约层迭。
    然待日光西斜之后,颜色却益发明艳。
    于是此时,他们决定当晚在此扎营。
    这五名年轻人虽是王孙公子,却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日昨熬夜烤鱼,耽误了作息,当晚便早早入眠。
    次日昧旦即起,却见玄奘起得更早,已自进入早课。
    他们不去惊扰玄奘,只再远望焕彩的祁连山。
    但见微明之际,朝云映着晨曦,夹着初升残月,托在半空之间。
    而那露蒸雾绕的山色,较前一日黄昏时分更加锦绣斑斓,灼艳明焕,灿若七彩丹霞!
    不知哪位引了一句曹丕的〈芙蓉池作〉:“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又一位接道:“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随即,又是充满青春朝气的欢言:
    “丹霞固然不错,此时却是残月。”
    “华星亦非出云,而是即将没入。”
    “鲜妍何止五色?七彩璀璨缤纷!”
    “如此,仅有『上天垂光采』一句应景!”
    几人朗笑声中,各去开始自己的早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