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航运-《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港城建造船厂,我也只是预案,虽说先天不足,两位,咱们身后是什么?泱泱大国海路不可被扼杀。

    这些天,我在谋划一些二战德企的资料,说不上还能有军工造船业的。

    路虽说不好走,但为军前驱,开山劈浪还是少不了的。

    这样,造船厂咱们放在地产集团,也不要一下就造大船,这几年港城周边的渔船、接驳船也要换代,就从小船的修造、改装开始,咱们还是做闭环。

    有造船业,就有拆船业,循环利用是个好路子,这样一些钢材原料,甚至于翻修改造,也是有利可图的。

    有港府在,欧美各国的旧军舰,是不是可以在老船坞拆解?”

    听到这里,董包两人才恍然大悟,这是别有所图,但陈冀生说的也不错,大船造不了,小船就容易了,加上船舶拆解,这也是个有利可图的好买卖。

    只是涉及到了后续的拆军舰,这两位就陷入了沉思,霍生前车之鉴,港府的递解出境,可是相当的恶心。

    一个递解出境,倒也难不住两大佬,但两人做的是国际航运,一旦被盯上,事业是要出问题的。

    “董生、包生,拆船就是拆船,就在老船坞!只不过拆船的人手上,我多少插补一些,有我的人手,想必这拆船的买卖,两位会大赚!

    至于说钢材,另找一位代理就好了,这样一来,咱们买卖也做,事儿也做,两不耽误嘛!”

    陈冀生知道里面的裉节,这事儿一般人是做不了的,造船是个人就能挑头,但拆船一项,港府及盟友也会做政审的,不过关,人家宁可沉海。

    “还是跟陈生做生意舒服,算无遗策,我看船厂就不要划入地产集团了,就由我们来做,许多事我们航运业也要出头,不能让人专美于前。”

    有了陈冀生的后续,董包两人交换了一下意见,便联手接下了这个背着特殊使命的船厂。

    对此陈冀生也不是很在意,拆船无非是做个参考而已,重要的还是培养一些可用之人,船厂做大了倒是可以,但陈冀生也不敢保证,能靠这个发展海军。

    造船业最主要的钢铁,对港城来说就是短板,包大佬说的船用发动机更是如此,没有重工业基础,很难做出什么成绩,这个就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了。

    两人不做,就纳入地产集团,霍生这边也做一些岛内的船运,只不过不如两人的名头唬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修造,或者商用船舶的拆解,军舰更是想都不要想。

    陈冀生要跟两人细谈,谈的不是航运,而是将来东南亚这边的海路运输,算算时间,如果孟辰光那边动作快,应该已经在爪哇了。

    若是谈的顺利,说不定半月、一月,那边就要开始动作了,相对于从南疆出发,陈冀生更中意港城这边,隐蔽性更高,航路也更多。

    谈事之前总要给点儿好处,有了船厂做铺垫,关系更亲密一层,许多事儿也就好说好办了。

    接茬往下聊,从东西欧到波斯湾,陈冀生给了两位船王很多的建议,两位船王也是受益匪浅,说到了东南亚,陈冀生自然要说爪哇。

    “陈生,爪哇的事情,我们要出力,您有吩咐就直接说,单独派船也是可以的。”

    包大佬大包大揽,但陈冀生这边还想着一手托两家,单独派船,孟辰光跟爪哇那边,不一定有这个资金,而且他也不想把港城的一些事,暴露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