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技术小组(中)-《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但领导不开口,他也不能随便定密级,既然有开口挡刀的,他也乐得沉默无言。

    开口那位也是额头见汗,这小年轻不好对付,本以为是端坐的小年轻不懂规矩,闹了半天不懂规矩的成了自己。

    话说错了,就不能将错就错,领导就在边上呢,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他也选择了沉默无言。

    差不多五分钟的寂静,被开门的声响打破,进来的也是一位五十左右的,只是身躯笔直,进来的动作也干脆。

    这位进屋,既不打招呼,也没人给他打招呼,看了看会场的状态,着重看了一下手压资料的陈冀生。

    “陈冀生同志,你到这里坐,手里是克虏伯的资料吧?

    你要是能处置好,就按你得来,我也看一下。”

    这位说着话,就推了推陈处,让他让出了一点位置,这样会议桌的正位,就能放下两张椅子了。

    随手在墙边拿了一张椅子,放的时候,重重的顿了一下,这才请陈冀生入座。

    这一顿,仿佛砸在了在座众人的心里,陈处下首那位,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不是心理素质差,而是真的害怕,二机部的领导,等级不一样的。

    一机部主管工业,二机部那是有密级的,这位领导可是那边的三把,是主持实际工作的,位高权重。

    没见一机部那三位,在这位进来之后,也是默不作声了,他不发话,招呼都不能随便打的。

    尤其是顿那一下,这是很明显的不满,最表层的东西,就是一机部怠慢了那个姓陈的小年轻。

    或许是在给姓陈的小年轻撑腰,但大人物的想法,谁又能猜的透呢?

    “诸位,克虏伯的资料,算是一个系统的工业体系,既有民用重工业,也有军工产业,密级是一定要设的。

    目前我手里的资料,只有跟轧钢厂有关的,就这点资料涉及到了钢铁的冶炼配方,以及各种详细的参数。

    从高炉、平炉、转炉到轧钢厂用的各种加热炉,都有详细的参数跟资料。

    这些东西不加密,恐怕也说不过去吧?”

    有人力挺,陈冀生也不做作,拿起桌上的资料,就坐在了陈处的边上,开口提的还是密级。

    “陈冀生同志说的不错,这些是需要加密的,小陈处长,这事儿你负责,资料就不要传看了。”

    不等有人说话,还是那位大人物一锤定音,陈冀生说的也不错,这样的资料就是钢铁工业的宝贝。

    有了具体的参数、图纸,加上现在的工业基础,炼钢的炉子再弄不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我的建议是从轧钢厂开始,将这些资料一点点的解析、运用。

    按照图纸新建,动辄上千万的投资,对部里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一边解析一边吃透一边改进,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能,我认为是当前可行的。

    这样的改造,一来可以让我们吃透技术,二来可以找出资料里面的不足之处。

    不管是苏式技术,还是克虏伯的德式技术,最终要落地变成我们的技术,这样的摸索不可或缺。”

    陈冀生说完了,那位领导也没帮他撑腰,轧钢厂一家独占资料,这就没法撑腰了。

    办法是可行的,但是吃相难看,资料在陈冀生的手里握着,有多少没人知道,这事儿也就难办了。

    会议桌上的众人也满脸的惊愕,本以为是给一机部送资料的,没成想只是来打报告,这大动干戈的。

    会议室再次陷入寂静之中,这次可比定密级要棘手,在座的众人基本意见一致,资料要给一机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