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十折一-《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带你过来,是让你看看安总工他们的做事方法,涉及实业,弯弯绕不多,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需求。

    你看安总工刚才说的,依照自身的条件提出要求,以最小的改造成本,来提高产能。

    这不是眼光不长远,而是因地制宜,咱们的经济形势,你差不多清楚,安总工做了最好的选择。”

    得了小负心汉的点拨,大姐大想了一下,就走到了二姐旁边,显然是学到东西了。

    大姐大走了,安总工又走了过来,伸手就是要烟,近朱者赤,这是让老邱带坏了。

    “安总工,你工资也不少啊,蹭我的,多少有些过分了。”

    安总工是懂英文的,因为他刚刚看了资料,可能是顾及二姐的感受,犯了烟瘾才来窗口蹭烟的。

    “老了!英文我也学过,这资料却看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中华,这是啥烟?一机部的头头脑脑才有足量的烟票。

    挣得多,销也不少,我平常都是一毛五,不蹭抽不着过滤嘴。”

    深深看了一眼正在翻译的陈宝红,安总工也是自愧不如,专业的技术翻译,可不是懂点英文就能做的。

    他一直都是主攻苏式资料的,英文里的专业词汇算是匮乏的,资料只能看个大概。

    陈冀生通过烟点了老邱,安总工也一样,算是认可了陈冀生的领导地位。

    “资料这么难吗?”

    安总工懂英文,在陈冀生看来,应该是可以看懂资料的。

    “技术词汇太多,懂英文不够,必须有大量的技术词汇积累,你二姐是个人才,能自己摸索的差不多。

    虽说在专业术语上有差别,但不影响我看资料的准确度。

    这些资料的翻译,想要一丝不差也不现实,就是那些专业学钢铁的留学生,也不一定能按照原意翻译出来的。

    陈组长,向兄弟厂要钱的事儿,你不再考虑一下了?这事儿好说不好听的。”

    听了安总工对二姐的评价,陈冀生的内心稍安,学神二姐有了这个本事。

    一份坦克的资料,陈冀生就能确保她不受风雨侵袭,军工的技术大拿,是受部队保护的。

    看来涉及到克虏伯的重型坦克资料,需要单独保管了,这也是护身符之一。

    安总工的劝说,也让陈冀生高看了他一样,不单是技术大拿还懂形势。

    想想也是,从五八年开始到六四年,能把一项技术改革办成,没点儿手段,只能是个看眼儿的。

    “不好听也得办!轧钢厂的改造要资金,石钢的改造更是吞金兽。

    安总工,那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总部的技术资料,虽说差了二十年,但技术还没有落后。

    最重要的是,当年的克虏伯,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重工业项目,绝大部分的军工项目,全套的德式体系啊!

    一步步落实,你能指望一机部给你拨款几十亿?全年的总支出也就几百亿,想都不敢想的。

    不要兄弟厂的钱,就一套平炉,安总工你得几年做完?”

    给安总工画了一张大饼,瞧着五十多的安总工,一副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激动模样,陈冀生知道这位要变死忠了。

    “陈组长,您说的是真的?为什么不给一机部……

    嗨!咱们是基础,没有基础盖不起高楼。”

    听着安总工改了的敬称,听着他的自问自答,陈冀生笑了,这才是真正懂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