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猴版流水线-《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去了机械厂,人家给了图纸,大致的讲解一下,许多工程师就露出了原来如此简单的表情。
这活没什么复杂的,主要还是观念的改变。
图纸有了,技术可以用上了,机械厂那边还给了惊喜。
小型的蜗壳水泵图纸,人家也有,而且是跟手扶车配套的。
太拖拉项目的高工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图纸之上做驯化缩小。
这个对他们而言也就没什么难度了。
“陈工,还是您有远见,这次对这些中青年工程师,算是开窍之旅。
小小的一个柴油机,他们自己设计千难万难,看看人家的图纸,才能说出原来这么简单。
留学的傲气,工程师的傲气,被打掉了大半。
也算是为他们开拓了新的思路。”
现在李工也不敢小看陈冀生上的小型农机项目了。
许多事真的只是看起来简单,一旦眼高手低了,什么事儿也做不成的。
“陈处没问咱们看这个做什么吗?”
技术有了,陈冀生跟李工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了。
李工是技术大拿,而陈冀生是总后台。
想不塌台,一机部的态度是很关键的。
“问了,我说是熟练熟练人手。
轧钢厂正好有这些面的技术,我做了一个驯化的小课题。”
李工这个懂技术的骗人都是这么有技术性。
想必本家陈处,现在还是懵懵懂懂吧?
这事儿藏不了多久,陈冀生可不敢这么糊弄本家陈处。
“李工,给陈处打个电话,咱们这条生产线的产量,恐怕小不了。
我这边初步估算,一年至少一万台左右。”
给了李工明确的数量,陈冀生也在想着可能性。
不管种类,一台车按一吨来算,也就是一万吨钢材。
这个不经过一机部,是要坐牢的。
老邱的脑壳再硬,也不敢拿这么多的钢材做计划外。
这么大的数量,说不明白,吃生米也是很正常的。
“这么多?
机械厂那边一年也就一千台左右的产量。
咱们一个轧钢厂成吗?”
说完之后,李工也笑了。
机械厂不过千八百人,轧钢厂万人左右,按照人员规模,一万台是差不多的。
按照陈冀生所说的流水线作业,组装的速度就很快了。
如今流水线作业,已经在一汽实施了,只是受制于原料,效果不是太理想。
“我跟石钢那边谈妥了,钢材保量供应。
等陈处来了,再看看一机部的意思。
这是个大坎,跨不过去,只能算是不错的想法。”
陈冀生带着心事,在保密区等来了陈处。
前因后果大概一说,陈处这边也皱起了眉头。
这事儿是好事儿,可消耗的钢材太多,需要往上打报告的。
“这事儿咱们私下能不能定?
让石钢那边走计划外。”
听着本家小子天马行空的说法,陈处笑的苦涩。
这小子的胆子也是没边了,虽说这算是石钢的增产。
但一万吨以上的钢材搞计划外,事发了,这可是要命的。
“开什么玩笑?
一万吨,不是一千吨。
你弄个千八百吨的计划外,没人说什么。
你伸手就不见了一万吨,这是要枪毙的!
这么大的买卖,私下不能做的。
必须要上报,先报给部里看看风色吧?”
对此陈处没什么意见,自力更生么。
轧钢厂这边有想法,他也是支持的,但涉及的钢材量太大。
这个不备案是不可以做的,做了,有过无功不说,很容易被追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