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无需下游-《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你跟着文玉、漪清,一起去港大学上一段时间吧。

    记着,不要太累。”

    夸了一下娄姐的上进,陈冀生又给她说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谈及到下游的供货渠道,娄姐这边有些犯难。

    毕竟娄家属于外来户,想在港城立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一个地方发展新行业,不需要面临竞争的压力。

    但要挤进原本就有的盘子,就不仅仅是竞争的手段了。

    港城不比国内,龙蛇在这都有生存空间。

    盘外的手段,娄家是没有的,稳定的经营新的生意,困难重重。

    “小陈,做金属原料是需要下游销售渠道的。

    娄家强行进入这个市场,恐怕会受到抵制。”

    听了娄姐的问题,陈冀生点了点头。

    “不只是抵制的问题。

    有色金属行业,必然跟港城的鬼佬有密切的关联。

    这盘买卖面对的不仅是商户,还有港府。”

    在港城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必然要直面港府。

    别说是娄家了,就是六大佬想在这上面分一杯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娄家想要真正的立足于有色金属行业之中,一样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在这边可以走私吗?”

    听娄姐还有自己的想法,陈冀生也笑了,违法的买卖,还是不要做为妙。

    “那样风险太大,原材料已经有了,缺的只是下游的销售渠道。

    我们自己兼并或者发展渠道就好了,咱们走自用的路子。”

    跟港城的有色金属销售商,也就是几大洋行硬刚。

    不说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这么扎眼的事儿,陈冀生就不会去干。

    娄家自国内而来,跟四大洋行硬刚,那是嫌死的慢了。

    对此,陈冀生另有路子,将终端变成自己的,就直接省略了销售渠道。

    一个无需下游的有色金属集团,货源的来历,就不那么容易被查到了。

    中间娄家再稍微开拓一下原料渠道,许多东西都可以内部消化了。

    “这样铺开的盘子是不是太大了?

    我们的人手根本不够。”

    娄姐在商业还是有些东西的,问题每每都能戳中要点。

    这样看来就是不错的掌舵人了,等娄半城到了港城。

    看到自己成了女儿的催巴,也不知是个什么表情。

    “欧美那边已经有了风投的概念。

    这个也好解释,就是出资占干股。

    咱们找一批厂子,以原料作为出资的手段,你看可不可行?”

    金属锭的来路是个问题,在想到这盘买卖的时候,陈冀生已经想到了法子。

    如今港城的秩序多少有些混乱,鬼佬捞钱、各种势力横行。

    这对有色金属的买卖而言,无疑是最容易隐蔽的环境。

    公关的成本,将是娄家买卖最大的成本,付出几年公关成本之后。

    想必那个时候的有色金属集团,已经有了雏形。

    金属锭的来路,也就会沉没在集团的发展过程之中。

    “很好的办法,港股的税收跟国内不同。

    或许这种办法,我们可以有避税的手段。”

    见娄姐连避税的手段也清楚,陈冀生的眼神一亮。

    避税也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自民国而来的娄家,经历了太多、太多。

    会钻税务的空子,也是那个时候的生存技能,看来娄半城的野心也是不小的。

    家传的手艺都有了传承,如果能度过风雨,也算是将来的大人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