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时机恰当-《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今晚就要去准备发往东南亚的物资了,太古闷棍的细节,由董包二人主导。

    这次业不在陈冀生等人的眼中,造船厂跟打击红茶的销售才是。

    想到董包二人的人脉,陈冀生也是感叹,还是做航运的人脉广。

    从港城到东南亚,再到阿三那边,鬼佬本土,董包二人在各地都有可用之人。

    也不知道明德堂,什么时候能发展到这种程度。

    就商业而言,军队是不能做盘外手段的,费用太高。

    而各种地下势力却正合适,资本为王的环境之下,也必然会催生各种势力。

    只是如今明德堂的发展速度太慢。

    但明德堂又不是可以揠苗助长的事物,能稳妥的控制,才是明德堂发展的主脉。

    发展起来,自己再打掉,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至少三到五年,明德堂的势力,才有走出港城的能力。

    爪哇那边不能算,但那边可以成为明德堂的人才培养基地。

    有孟晨光策应,或许可以缩短一下明德堂的发展时间。

    这次针对太古的闷棍,陈冀生这边既没选择明德堂的人员。

    也没从老杨那边调人,盘外狙击太古的牵扯太多,是不能让四九城那边找到蛛丝马迹的。

    遮掩是一方面,人手不充裕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好在明德堂跟各大集团不一样,不需要赶上港城腾飞的机遇。

    “莫小姐,带陈生会去休息一下。”

    见陈冀生沉默不语,方姐适时的安排莫惠清带着他回了老宅这边。

    这次回老宅,没有走前院,而是直接进了老宅的小园。

    几天前陈冀生跟琳达一起规划过这里,方姐那边已经照做了。

    安排小巴司机,将自己那辆不显眼的轿车开来,陈冀生这才跟着莫惠清进了小园。

    入夜,陈冀生开着车到了大浦的荒宅。

    很长时间不来,这边又经过了一些改造,越来越像别业之类了。

    开门进屋,将仓库里的物资放在屋里,差不多堆满了整个一楼位置。

    陈冀生才带着疲惫走出荒宅。

    这批物资足够用来对付太古了,起码泊在爪哇的运船跟人员,是不会回到港城了。

    军方那边能不能如约打掉太古在东南亚的其他厂,这也是未知的。

    陈冀生只管谋划,闷棍只能偷偷的打一次,接二连三,那就是找死了。

    太古的本部,在鬼佬的本土,以美敌那边的算法。

    太古算是近百年崛起的新钱,那是跟战争有关的财团,不是港城六大佬可以硬抗的。

    打闷棍的代价,六大佬承受不起,但商业竞争就无所谓了。

    港城是资本圈子里的城市,自有其运行的规则。

    商战,无论怎么打击太古都是可以的。

    东南亚离着港城最近,董包二大佬的信息渠道广泛。

    借着太古业重创,在商业上袭击太古,在哪说都是合理合法的。

    胡生那边不确定的一两个亿美刀,就是为董包二人所准备的。

    一口吞掉太古,那是不现实的,但借机逼迫太古剥离一些产业,做壮士断腕的自救之举,还是可以的。

    爪哇那边涉及到了太多的利益,一块大蛋糕,六大佬如今不怎么吃的下。

    或许胡生自大洋彼岸归来的时候,六大佬就有能力经略爪哇了。

    在那边挨了一记闷棍的太古,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再借太古之力,进入爪哇,或许还有并吞太古业的机会。

    如果这次的盘外闷棍打的彻底,或许控股之后,就可以直接拆分太古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