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拆分太古-《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皱眉端起面前的水晶茶杯,包生大概说了下进程。

    与东方的含蓄不同,水晶杯里的金红茶汤虽说漂亮,但在包生看来却有些轻佻了。

    但想到沽空盘的获利,环境上的些许不恰,也就可以忽略了。

    这次的沽空盘,不仅让两人收获了大笔的太古股份,前期获利也是很可观的。

    如果港城股市的回报率这么高,那胡生他们就没必要远涉重洋了。

    “太古的造船厂技术怎么样?”

    与包生嫌水晶杯轻佻不同,陈冀生很喜欢方姐弄的这款茶具。

    虽说西式的茶具有些不协调,但红茶外放的气韵,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对于造船业,陈冀生与董包二人,交流过很多次。

    在造船业上,港城有许多不足之处,不是不能发展。

    而是发展起来耗费巨大,卡喉咙的势力太多。

    从北方进原材料,港城这边问题不大,但鬼佬跟他们的盟友那边,恐怕是不允许的。

    偶尔一两次,或是十次八次无所谓,常年进口钢材,显然是不现实的。

    自产自销,维持技术,就是三人对于造船业的态度。

    太古的造船业,算是鸡肋,可取可不取。

    但拿下太古的造船业,对董包二人是机遇。

    具体如何定夺,陈冀生还是要询问二人意见的。

    “陈生,太古的业虽说重创,但东南亚那边确实环境不稳。

    舍弃造船业选择业,咱们得付出也不会太小。”

    接过陈冀生的话题,老成的董生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目前太古可以拆分的产业不多,鬼佬殖民地的产业,需要当地的配合。

    这些产业,港城大佬们玩不转。

    航运业,算是太古如今的主业。

    太古在股市上遭到重创,也有航运业的牵累。

    这几年,太古一直在更新机队,耗费不小,港城分部这边的资金不足。

    所以两人发起沽空跟收购,太古的反应才很被动。

    加上鬼佬本土的部分银行家,被胡生拐去了大洋彼岸,种种巧合之下,太古才在股市上被两人重创。

    不然凭借太古的实力,想要两天时间拿下如此多的股份,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遭受重创的,只是太古的港城部分,其总部还是在鬼佬本土安然无恙的。

    虽说太古的重心在港城,但主干却在鬼佬本土。

    主干未失的敌人,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董生说的有道理,但进军东南亚,霍生也是说过的吧?

    种植园、业、太古手中的可乐代理,这次作为交换条件。

    当然造船业可以拿下,也要拿下的。

    如果他们在澳洲有矿业资产,也可以一并拿下。

    这个就不是首要目标了。”

    虽说更看好太古在澳洲跟加国的一些产业。

    但陈冀生这边,还是要从六大佬的利益出发的。

    拿下造船业,对董包二人有利。

    拿下种植园、业、可乐的股份,对六大佬有利。

    直接针对太古的矿业出手,只对自己有利。

    权衡之下,陈冀生这边也只能做出退让,只涉及太古在澳洲的部分产业。

    “拿下可乐的代理,陈生是想要做业的原料供应商?

    如果这么做,咱们还要跟大洋彼岸的农场主竞争,后续的问题不少。”

    董包二人,自然是看好船厂的,根据陈冀生的说法。

    包生这边也大概有了框架,七大佬的港资进驻爪哇,也是之前有计划的。

    相对于造船业,可乐的代理权,对六大佬的整体而言,更好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