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资本回归-《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资本面前,豪门贵女也是货物的一种,给琳达的选择,甚至比茶厂的女工都要少。

    瞪了一眼有些不知轻重的琳达,方姐这边也是加了小心。

    陈生作为年轻的大佬,实力还是其次的。

    他能帮助六大佬在资本上实现跃迁,才是琳达坐在这里的主要原因。

    话语权加上资本的跃迁,足以让许多豪门疯狂了。

    而目前,可以享受这种跃迁的只有六大佬。

    除了资本的跃迁之外,陈生还能决定六大佬的位置。

    这位年轻大佬,在七大佬之中,绝对是占主导地位的。

    一言可决豪门兴衰,可不是玩笑话。

    压住琳达之后,方姐这边才回归正题。

    “现在正是采茶季,我马上往国内派人。”

    想到粗茶低廉的成本,想到调制茶叶需要的人工。

    方姐也果断的变了奸商,想要起身去安排一下。

    “不要着急,胡生马上回来了。

    带一张支票过去,预付一两年的采购款。

    炒制茶叶的各种原料也要备好,国内的物资紧张。

    前几天董包二生,在东南亚弄了一批砂,一起运过去。

    这次过去,还要谈好丝织设备的归属,这些需要做一下企划的。”

    拦住想要起身的方姐,陈冀生也在为丝茶生意加重筹码。

    风雨来临是无差别的,会不会影响丝茶,陈冀生也只是臆想。

    但有了大额的外汇支票就不同了,这一笔,投的是未来十年的产量。

    不重视不成,一旦丝茶生意受到了破坏,对芳妮集团而言是无所谓的。

    但对国内而言,损失的是一个产业的十年发展期。

    针对太古的闷棍,爪哇那边还生抢了大批的砂。

    这些东西,现在算是没有归属的,运走,只需要费很少一点费用。

    跟明抢差不多的,但货物的量不少,国际市场上也不好出现。

    运到国内是最好的选择。

    “陈生,精跟砂怎么定价?”

    预付款的数量,方姐作为芳妮集团的掌舵人,是决定不了的。

    这个数目,是由霍生跟陈生来决定的。

    原料的定价,需要芳妮集团这边走账,这个也是需要陈生跟霍生来定的。

    对于国内,方姐是没有制约能力的,这也是陈冀生跟霍生商定好的。

    国内的一些生意,是不能纯粹用商业手段来解决的。

    “精算集团的原料,砂半卖半送。

    精属于化工业,让霍生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化工项目可以引进。

    尼龙纱也是一样的,借助岛国那边的机械厂,看看能不能低价引进几条线。

    这个不要以化工的名义,要打着和服面料的名义。”

    跟钢铁圈一样,丝茶也是可以打造产业链的。

    只是丝茶的生意,陈冀生这边不好插手。

    促成最初的港资引进,在上下主从之上,确立一下新的关系,或许可以成为将来的参考。

    两眼一抹黑的摸索进程,损失太大、耗费太多。

    造成的影响也有些恶劣,在风雨之中,确立好主从关系。

    进一步提高独家原料产地的地位,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陈生,霍生那边之前谈过一次。

    丝织厂对设备的需求量很大,超出了岛国那边的预期。

    那边至少想要三到五个厂子的设备,这样的数量,机械厂那边有些接受不了。”

    对于丝织原料的垄断,陈生跟霍生定的是送技术、送设备。

    白送技术跟设备,原料产地那边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