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资本的力量-《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电子产业园,只是陈冀生的小谋划。

    真正的大棋,是在港城打造一个不输硅谷的产业集群。

    规模上不输,技术上也不能输,落后个一两年可以,三五年就是代差了。

    “这样就比硅谷的模式先进一些了。

    目前硅谷那边是实验室加生产线。

    你如果能建一所专门的电子产业大学,我们就有了比硅谷更为坚实的基础。”

    陈宝红学东西很快,陈冀生说完,她就理解了优势所在。

    想了一下弟弟刚刚提到的底线,她这边又着重加强了一下记忆。

    “那就让你看看资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好了,你也累了一路,有些问题再想一下。

    我能待在港城的时间不多,将问题集中,过后我给你一些建议。”

    看着有些亢奋的二姐,陈冀生眼里带着怜悯。

    二姐不听话,会被自己包括顾家搁置。

    未来只能做个笼中鸟一般的豪门贵妇。

    听话,也就算是一脚踩进了坑里。

    奋斗的坑,需要奋斗四五十年的一个大坑。

    如果二姐一直保持学神的状态,这一路的艰辛,想想都令人咋舌。

    前期是顺利的,因为有他这个弟弟在,但二三十年之后呢?

    那时候的抉择,可能压力大到令人窒息、绝望。

    时间太晚,陈冀生也不再多说什么。

    因为航班的问题,不好进行接待的晚宴。

    明天该怎么接待这批考察团的人员,也是个问题。

    但是考察团来考察的是什么,陈冀生大概的清楚。

    无非是财力跟基础。

    财力,港城这边有的是,会让来自初创期硅谷的科技大佬们咋舌。

    基础,港城这边就差了不少。

    港大虽说也有这方面的学科,但集成电路的技术,在大学里,很难系统、专业的学习。

    一个学科的开始,是要落后于产业发展的。

    像陈冀生这样,直接建立专业的技术学院,也算是创举之类了。

    现在陈冀生这边能摆在考察团面前的,只有港城的几个收音机组装厂。

    还有就是沙田附近的地块。

    回屋想了想,陈冀生断了带着考察团去收音机组装厂观摩的心思。

    对于这批科技大佬而言,那里的东西太过幼稚。

    只要考察团稍微有点务实精神,带他们去收音机组装厂,就是陈冀生一方的懈怠了。

    摩尔算是电子产业的顶流,正常赴港,应该安排他讲学的。

    可以跟收音机组装厂一样,港城这边的基础不是太深厚。

    给一帮子小白讲学,恐怕摩尔也是不愿意的。

    但讲学终归是提高学术地位的手段,具体如何安排,还得跟摩尔实际的聊过之后才知道。

    作为八叛逆之中,未来成就最高的人物。

    陈冀生也想讲摩尔留在港城,但稍微一想,就自己否定了这个念头。

    强留,自然是留的下的,可惜港城的科研基础不成。

    摩尔想在港城创业,缺乏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洋彼岸的硅谷,才是摩尔的用武之地。

    合股或是巨额的风投,陈冀生肯定是要给摩尔的。

    在大洋彼岸,如今他也有了一个忠实的盟友,那就是沃尔玛的老山姆。

    两者之间不仅仅是资本作为纽带,还有港城的产业。

    七大佬的财团斥巨资,将沃尔玛在大洋彼岸铺开。

    对于老山姆而言,经济利益只是眼前的。

    沃尔玛面对的基础市场,不仅可以赚钱,而且可以为老山姆提供巨大的竞选优势。

    港城这边以老山姆为纽带,在大洋彼岸不断地增强资本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