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挖塌墙脚-《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1/3)页
第280章 挖塌墙脚
“挖置业集团跟四大洋行的墙角?
陈生,什么章程?”
陈冀生的说法,让霍生的眼前一亮。
这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之前他不是没有想过。
但四大洋行,自有一套内部的升迁步骤。
如果能做成洋行大班,势力上是不比一些大佬差的。
而且这批人算是自成体系的,介于大佬跟买办势力之间。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批人,既不受买办势力所信任,也不被本地大佬所认可。
属于夜壶一般的人物,用的时候亲近,不用的时候疏远。
不被信任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们出自港城本土。
买办势力,更多的掌权者是鬼佬,对本土人士不信任,也是天然的敌对所致。
港城的本土大佬,许多都是出自洋行,他们清楚洋行的层级,也知道在洋行里往上爬需要付出什么。
虽说本土大佬,有许多出身于洋行,但对于洋行内部的本土人员,认可度也是不高的。
各大集团筹建前期需要保密,所以人手紧缺的情况之下,霍生等人也没把手伸向四大洋行这样的买办势力。
如今陈冀生忽视保密保密手段,要挖置业集团跟四大洋行的墙角。
具体的行事规则,霍生这边还是要问一下的。
“地产集团、投资集团、芳妮集团,用人依旧要筛查的。
不可靠的一概不用。
但电子产业园不同,那边的技术,本就来自大洋彼岸。
各种技术想要在港城落地,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而专业的技术人员,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目前而言,这是我们的短板。
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想到挖四大洋行墙角的。”
面对霍生,陈冀生也是实话实说。
总的来说,在港城这边,因为要追逐经济腾飞的红利。
各大集团的步子迈的都很大,如今扯蛋的原因,就是没有人材储备。
虽说经济腾飞,可以忽视一部分人材上的漏洞。
但专业的技术领域不成,技术人材的培养,动辄是以十年计的。
让大洋彼岸来的鬼佬工程师,跟港城普通的产业工人,做无障碍的交流,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一个纽带了,而四大洋行,无疑是这类人材的蓄水池。
眼见几十个项目要上马,产业园总不能去港大招收学生,从头培养吧?
“陈生的意思是,通过陈小姐的电子产业园,来筛选能为我们所用的人员?”
霍生是大佬,自然不会仅听陈冀生的字面意思。
之前不敢用四大洋行的人,主要还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通过洋行的关系,也不可能准确的判断这些人的可信度。
借助产业园来筛查这些人的忠诚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霍生说到了点子上,但我们也要有制约的手段。
孑然一身或是家人在国外的那些人,就不要重用了。
尽量不要引入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
在港城有家口的人员,任用的时候,也要给他们选择。
背叛集团,祸及家人。”
陈冀生给出的规矩,让霍生咬了牙,这个就不是正常的商业手段了。
底层厮混的多数时候都不会祸及家人,做打工仔,因为忠诚度不够会祸及家人。
那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的规矩,比底层的社团也要森严了。
“陈生,祸及家人是不是有些过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