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卓告别曹参后,便悄悄地走了。经长安乡之路需要经过科举监,为了不引人注目,他极力地保持着很自然,还显得小心翼翼,没有丝毫出格行为。 但,正是这样的小心翼翼,却被认识的人发现了。 “卓兄,哪儿去呢?刚才看你高谈阔论,怎地突然之间便消失了,此刻还那么鬼祟,说,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说话之人乃一儒衫打扮,头发用灰布绑着,面色有些不善。 卓暗道倒霉,怎就遇到这个冤家,此人正是同私塾之人,说不上感情深厚,却也不交恶,此人有个特点便是喜欢嚼舌根。 苦笑,便拱手回应:“宸兄,哪里话,卓不过是见热闹已去,便赶着回去罢了。” 宸左瞧瞧右瞧瞧,又见卓所往方向乃并非书塾,便眯起了眼,道:“你撒谎,必是前往长安乡是不是?” 此路并非会私塾之路。 卓一惊,便立刻摆手,可不善撒谎的他很不自然,这让宸板起脸。 “卓兄呀卓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必是前往长安乡欲拜入李肇小儿门下,不该呀!堂堂圣人门下,竟改投他人,此乃对圣人不敬。” 被搬出了圣人,卓有些不自然,他乃儒士是不错,但同时也是法家门生,没多大门户偏见,他唯一执念便是出人头地。 怎就对圣人不敬了?诸子百家,一人事二家现象并不少,怎地他便不敬了?何况,儒家真能让他出人头地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