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战事将近,两国来使-《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1/3)页

    第356章  战事将近,两国来使

    “散吧,军中勤加操练。”

    刘审礼摇摇头,叹息一声,起身离开议事厅,没什么好议的。

    “看我做什么?加紧训练,为战事做准备,过几日我会去各营巡视。”

    说着,孟凡也离开了。

    真是意兴阑珊。

    大总管于中枢为宰辅,出镇边疆,乃陇右各州是最大的官,结果却婆婆妈妈、畏手畏脚,自己还得想办法再劝。

    反倒是脾气火爆的燕国公对胃口,人家够果决,大局观一点不差,且作战经验是此行将领中最丰富的人了,听他安排准没错。

    与此同时,王孝杰等将领从孟凡话里琢磨出的一些东西。

    不仅操练,还备战。

    通过臂饰来区分尊卑,金、金饰银、银、铜为分别。

    将帅不和。

    孟凡则在黑齿常之耳边叮嘱几句,不多时,一队河源老卒就摸了上去。

    正因为如此,这次前来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目的在于窥探唐军成色,将帅之间是否和睦,上次大非川之战能胜,确实有多方因素,但离不开他们之间内讧。

    国家再小,只要肯亲近大唐,都会受到礼遇,尤其是这个节骨眼,能联络到盟友襄助,必然是极好的事情。

    说实话,再怎么纸上谈兵,李敬玄也清楚石城有多重要,可他舍不得死那么多士卒,万一硬骨头没啃下来,还把牙口给崩掉,那处境就更糟了……实在这没魄力。

    李敬玄再骨头软,眼下也不至于讲什么柔怀、上国风度,那是大唐此前被辽东局势拖住了,无法腾出手来干你,而今大军已至,安有讲和的道理。

    “一起去迎接汗王吧。”

    吐蕃使者到达鄯州时,已临近第三天黄昏,其装扮跟长安使团不同,如今头戴圆顶小帽,梳着小辫子,身上裹着硬皮革当盔甲。

    “此中艰难啊。”

    战事、内斗,都让其不得不谨慎。

    吐蕃使团消失的第三天,李敬玄准备召集众将之前,有上千人马呼啸而来。

    只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简单,唐朝最近十年在西域的威望不如过往,吐蕃真能与之争锋。

    那帝国也得多问候你千百次。

    城内,临时使馆中。

    奈何随着帝国将注意力集中到辽东,后者势力暴涨,毕竟说到底还是大唐没以前有本事了,不能替小弟主持公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