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们都在吸收着这些东西。 要知道,喜子学校里播放了一部外国电影。 这些学生们居然看了整整一夜,足足看了四遍。 可见现在有多饥渴。 杨小乐最爱看的还是相声。 …… 两个小时的晚会,愣是没几个人提前离场,都是到了十点以后才算是结束。 回去的时候一路上众人在那里回味着之前的演出。 而让人记忆犹新的除了相声,还有一首:祝酒歌。 几乎人人都能哼几句。 杨小乐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要不要买一台电视机。 之前电视机只对机关单位和一定级别的领导。 现在到了他的级别已经可以买了。 也能弄到票。 而且现在电视机也开始对普通民众开放,只不过价格高昂、电视机票难求,所以普及率不是很高。 本来琢磨着弄了电视机的话,到时候全大院都过来看。 到时候不能消停。 随后想想,这个时代不就是这样嘛! 都是爱热闹的人。 除非他是整个大院最后买的人,否则的话,这个情况是没办法避免的。 想到这里,便和曲颖说了一下。 曲颖想了想,说道:“可以啊!你给大院买一个吧!要黑白的还是彩电?彩电不是很好买,我们那边到时候买一个彩电吧!” “行啊,就买黑白的吧!等过几年了,到时候再换。” 电视机换代是必然的。 先买一个国产的。 到时候自己公司在内地建厂了,到时候弄一台大的彩电。 彩电在70年就已经研究出来了,但是产量太低,所以很稀少。 哪怕是他也弄不到彩电票。 曲颖倒是能弄到。 当然了,这都是明面上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商量下来,买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价格在570块钱左右。 …… 翌日,大年初一,众人又一起去看庙会。 这么多年了,庙会算是正式开放。 而当天,杨小乐去了一趟百货商店,搬回来一台电视机。 一时间,整个大院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秋菊啊!你这辈子是享福了啊!孩子这么孝顺。” 赵大娘看着电视机,心里酸酸地说了一句。 众人都是认可地点点头。 家里这么多大学生。 洗衣机、电视机,普通人都弄不到的东西,使劲地往家里搬。 王秋菊此时笑得嘴巴合不拢了。 “这孩子又乱花钱!” 只能象征性地埋怨了一句。 杨广志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雪花屏幕,在那里吆喝着:“小乐,好了没?” 大哥则是在那里调试着电视台。 “好了,我转天线了啊!有声音吆喝一声啊!” 刘解放则是喊了一声:“你弄啊!盯着看呢!有了就喊。” 随后便安静地盯着电视机。 “滋滋滋~~不见鬼子不挂弦……滋滋” 随着时间电视里传来声音。 “哎,有了,哎,又没有了。” 屋里传来了激动的喊声。 随着杨小乐将竹竿移动,电视里重新又出现了画面。 “哎,好了,别动,别动!” 屋里又传来了激动的声音。 杨小乐感觉差不多了,这才松开。 特地弄的长竹竿,至于举着天线的事情反正他是不干。 回来以后,电视里放着地雷战。 这一部被反复播放百看不厌电影。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电影太缺乏了,港岛的电影引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至少还要一两年才会引进港岛的电影。 曲颖站在那里,也在津津有味地看着。 杨小乐自然是不会去扫曲颖兴致,也在边上看着电影。 一部电影结束,直接进入了下一场。 不过不是电影而是相声。 改开以后的第一条电视广告也是今天,不过不是在四九城而是在沪市。 现在看电视还没有广告,不过也快了。 “走吧,时间不早了。” 曲颖看了看时间对着他说道。 杨小乐嗯了一声,准备让自家的两个孩子一起走,但是看到电视不愿意走了。 最后也就没管,反正这年头的电视到九点半就结束了,不像后世到深夜都还有电视。 碰到稀奇的东西,也能理解。 至于其他人,估计这个时候让他们走也不会走。 两人一起向着家里赶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