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茂公其实早有归顺李唐的意思,所以当魏征来到山东规劝徐茂公后,徐茂公就非常愉快的率领五万精锐投降了李唐。 但彼时魏征还留在黎阳,却不想,第二年黎阳被窦建德攻陷,魏征被俘了。 窦建德也曾经举兵反隋,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国。 窦建德这个人也知道魏征才华横溢,起用魏征为中书舍人。 所以,窦建德是魏征的第四个主人。】 “这魏征也是个有趣的人,把道士顺遇而安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在我看来,这其实还是因为魏征有真材实料,否则再怎么随遇而安也活不了太久。” “这位兄台说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有真才实学的人,走到哪里都不怕失业!” 【一年以后,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魏征又重新回归李唐。 一回到长安,魏征就被太子李建成邀请。 就这样魏征又成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马,而太子李建成则成为了魏征的第五个主子。】 【之后魏征向太子提出争夺天下的三条策略: 一是争取带兵打仗,提高自己功绩声誉。 二是挖解秦王府人才,要么重金收买,不接受就调离京城和秦府。 三是及早决断,先下手为强。 说白了魏征就是劝太子李建成早点除掉李世民。可惜,李建成没听,唯唯诺诺,就是不行动,以至于被李世民抢占先机。】 【当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后,李世民见到魏征后当场就责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家兄弟?” 谁知魏征不紧不慢、不慌不张的说:“先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哪有今天?” 言下之意是,如李建成听他的话,哪有他李世民。 所有人都被老魏的这一句话给吓出了一身冷汗,唯独李世民却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正是他想要的。 东宫与秦王的斗争没有是非,也无关乎道德,只有一个谁先下手,谁就笑到最后的问题。 按照成王败寇的逻辑进行解释,魏征的个人态度和立场也很明确,无非就是各为其主而已。 魏征的“狠辣”正好证明了他是真心为太子办事的,对于这样竭忠尽智,有十分有眼光和能力的人,李世民是非常欣赏的。 从此,魏征得到了李世民重用,成为谏官,尚书左丞(相当于宰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