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三章 金缕玉衣?!-《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室内的东、西两侧石墙上平伸出的壁石有3块已断裂掉下,断裂口与墙壁齐平。”

    “我猜测,这是因墓上填土重压产生的剪力作用而折断的。”

    “西侧墙头上有2块墙石断落,其中最大的一块,覆盖在主室通西侧室过道顶上,长1.66米,为灰色的砂质页岩,沿墙头成直线断开,坠地后又折为两半。”

    “一半长0.92米,宽0.42米,压在棺椁中间靠西边。”

    “……一共有七八块落石砸在室内,一些随葬器物都被砸坏了。”

    陈翰一丝不苟的记录着室内的情况。

    主墓室内的情况不算好,当然也不算很坏。

    这种石室墓,在长期埋在地下后,多多少少会发生建造石墓的石块掉落,砸坏随葬品的情况。

    主棺室和后藏室的6块顶盖石,接合处都有较宽大的缝隙。

    原来缝隙处都用黄泥抹平了,但是时间久了,多数的抹泥也难免脱落了。

    墓顶上的填土虽经夯打,也仍有少许沿着缝隙渗入室内。

    室内的地面上,已经积有了一层厚薄不匀的黄土。

    另外,陈翰在两扇石门板的里面,也发现了两道渍水线痕。

    虽然现在墓室内还算干燥,但是有渍水线痕,就说明在过去漫长的两千多年里,这墓室里至少进过两次水。

    根据两道渍水线痕的高度判断,一次水位线高达0.44米,一次高0.27米。

    这还不算什么。

    在庄云鹏的帮助下,陈翰坐在他肩膀上,凑到了顶盖石上,借助照面工具,细细检查墓顶。

    “虽然现在墓室内看起来还行,但是实际上这座墓,被严重破坏过啊。”

    陈翰皱着眉头,伸手从顶盖石的缝隙中,夹出了一片红黑色的残漆片。

    漆片,显然是只会在漆木器上才有。

    为什么会出现在顶盖石的缝隙之中?

    答桉只有一个。

    “墓中可能有过三次较长时间的渍水浸泡。”

    “其中一次灌满全室,一些朽坏的漆木器物漂浮起来,贴靠墓顶,所以留有漆皮粘附的遗痕。”

    “其余两次浸水时间颇长,在墓门上形成渍水线。”

    “我想前室和东西耳室内那些随葬品,保存情况那么不好,也不只是因为土壤偏酸这一个原因。”

    “是因为墓中出现过多次的干,湿更替,所以墓中的漆、木、竹、丝、皮革等有机质随葬文物,才几乎朽坏殆尽!”

    之前陈翰一直都想不明白,只是土壤偏酸性,靠近地面的最下层木地板、棺椁,以及漆木器朽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西耳室中,有很多丝织品、漆木器,都是放在最上层,就算下层的木制品都损坏了,有中层一些青铜器阻隔,上层的那些漆木器和丝织品,也无法直接接触到泥土。

    不应该也损坏那么严重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