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墓主人的身上,一共放置了三组九枚玺印。 其中一组,约放置于胸部的位置,也就是庄云鹏发现的这组。 其中两枚为玉印,一枚为金印。 从印章出土的情况看,原来应该是有漆木盒装着的。 因为在印章旁边,还发现了一些漆片,以及一点点朽木残留。 这三枚印章里,两枚玉印上,都没有文字,是空白印。 只有那枚金印上,刻有一个田字方格,格中刻有四个篆书文字:“文帝行玺”。 “行玺,皇帝六玺之一啊。” “难不成剩下几枚印,就是其他的皇帝之玺?” 李教授把玩着这枚不过方寸大小,也就比大拇指甲盖,稍微大点的金印,喷喷称奇。 秦汉皇帝除和氏璧做的传国玺之外,尚有日常使用的六玺。 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不同的玺,用处不一。 比如这枚“文帝行玺”,按制应该是用于封国盖章的。 就是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需要加盖这枚行玺,才有合法性和神圣性。 传国玉玺肯定是不会被带到地下的。 但是其他的六玺,就不一定代代相传了,有的时候也会带入地下。 不过虽然说李教授干了几十年考古,参与了非常多大墓的抢救性发掘。 但是这种皇帝六玺,还真是第一次见。 帝玺,自然只会出现在皇帝陵墓里。 而且皇帝六玺,只在秦汉到隋唐之间的王朝才会使用。 而帝陵又一向是禁止任何发掘的,除非有已经被盗墓贼破坏严重的帝陵,才会保护性抢救。 保护性发掘的帝陵,又基本上都被盗了个干干净净,根本找不到贵重的帝玺了。 比如几位晚唐皇帝的帝陵,就被盗掘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可惜基本没有出土什么贵重文物,帝陵内的情况非常寒酸。 所以,目前存世的皇帝六玺非常稀少。 而汉代的皇帝六玺,更是一件存世的都没有。 在传世和发掘所得的秦汉印中,目前所能见到的只有中着录的“皇帝信玺”封泥,可为上引文献作印证。 这件“文帝行玺”虽然不是西汉正统皇帝的行玺,只是南越王僭越的产物。 但是迄今为止,它是今日唯一得见的汉代“帝玺”,这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僭越的帝玺,它也是帝玺! 汉皇玺印虽多,却早已失传,今不得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