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三章 主墓室都被盗了?-《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至少对于陈翰这个吃着稻米长大的人来说,用米浆做的米粉,味道还是很受他喜欢的。
简单的品尝了一下当地的美食后,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就直接往发现大墓的南昌新建区墩墩山而去了。
在墩墩山上,江西考古所和南昌考古所组成的考古队,已经在忙碌的对这座墓葬进行勘探工作了。
等孔建文他们抵达的时候,南昌考古所的几位考古工作人员,刚好从那个足足十五米深的盗洞里,爬了出来。
还没等孔建文他们和江西考古所的领导寒暄几句呢,那几位从盗洞里爬出来的考古工作者,就叹着气说道:“这群盗墓贼确实很专业。”
“这个盗洞直接打进了主墓室里。”
“现场一片狼藉,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木板,连棺椁都被锯开了,里面的陪葬品全都没了。”
“最重要的主墓室,文物都被盗取一空了。”
“那群盗墓贼,都抓到了吗?”
江西考古所的所长温远根同样叹了口气:“还在追查。”
“南昌本地的一个文玩市场,有人拿着一条大金龙想要售卖,八成就是这伙盗墓团伙的人。”
“当地警方正在顺着这条线查呢。”
“希望能够追缴回部分文物吧。”
要说什么朝代的墓葬宝贝最多,那肯定是两汉时期。
不只是因为两汉贵族喜欢用金缕玉衣,喜欢玉殓葬。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两汉推崇的厚葬制度。
这导致两汉的人,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去世之后都会将自己生前使用的东西拿来陪葬,并且他的后人还会倾家荡产的为其准备一些金银器。
其实最贵重的不是这些金银器,而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东西。
如果墓主人是一位官员,那大概率他生前曾经批阅过的文书附件、阅读的书籍等等,都会一同下葬。
目前,华夏考古界出土的竹简,来源最大的就是汉简!
这不仅仅是因为汉代是竹简最后的光辉时期。
还因为直到汉代,竹简才开始广泛的成为了陪葬品。
在汉代之前,竹简上纪录的“知识”,是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的。
每一册竹简,都是最最珍贵的宝贝,不可能带入到地下。
所以虽然战国楚简的出土量也很大,但是真要比存世量,战国竹简绝对比不上汉代竹简。
番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