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六章 不是金印啊?!-《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最先被提取下来的,就是一堆散碎的金箔,其中大块点的有蚕豆一般大小,小块的还没有米粒大。
这些金箔,可能和墓主人的随葬镀金文物有关。
在西汉时期,在一些漆木器和青铜器上镶金、镶银都是较常见的装饰行为。
其中就大量使用金箔镶嵌在器物上。
这些在棺盖板上的金箔,很有可能就是一些随葬器物上的金箔。
而除了金箔之外,更多的是附着在棺盖板上的淤泥。
这些淤泥,在棺内也有很多。
陈翰怀疑,这些淤泥可能就是原本棺内丝织品腐烂后的遗留物。…
散发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怪味,反正不是很好闻。
而除了这些淤泥外,有一件文物,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
那就是一个深潜在棺盖板内侧的青铜盒。
这个盒子应该原本是放置在头箱之中的。
只是因为棺柩坍塌了的原因,塌下来的棺盖板,压在了青铜盒上,久而久之的,这个青铜盒就深潜在了棺盖板上。
随着考古人员的开棺,这个青铜盒也跟着棺盖板一起离开了棺内。
头箱内的青铜盒。
这个关键词,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里头放着的是不是墓主人的海昏侯印或者昌邑王印?
毕竟一般郑重放在头箱内的东西,大概率就是墓主人最重要的物品。
南越王墓里,那枚南越武帝印,就是发现于头箱之中!
就是这枚青铜盒子,哪怕是用青铜做的,在被棺盖板压了上千年后,也损坏的很严重了。
而且深插进棺盖板内,也不好取出。
这种活,陈翰自认为是干不了的。
事实上在场的所有考古人员里,也只有孔建文和李教授,有信心能将其完好提取下来。
就连江西所的温所长,都没这个水平。
从事了三十多年考古工作的孔建文,亲自上阵,开始小心翼翼的剥离青铜盒。
一边剥离,他一边还不忘对着学生们教学道:“我们华夏不同时期的墓葬,里面的棺内遗存,他这个埋葬的情况,可能分别都有差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