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古代神话中的生死轮回,大概讲的是人死去到地府,喝掉孟婆汤,相当于喝下一碗“忘情水”,忘却前世一切情缘,通过奈河桥,参与六道轮回。 佛家的经典中也有转世这种说法。 但是,转世童子这个词汇,不是正统佛家的词汇,乃是当年到西域传教的“莲花生大师”,为了方便传教,融入的当地教派的元素。 所以只有西域会在领头的僧人死的一刻做记录,在方圆几十里内找同一时间出生的孩子,作为高僧的转世,带到寺里培养,将来再做高僧。 凭什么高僧就能搞特殊化,不喝孟婆汤,难道说什么几世高僧和孟婆是老朋友? 但他要是在奈河桥前和孟婆多聊了几句,不就容易耽误了投胎时间了吗,赶不上去找转世童子的僧人该怎么办? 陈展以前便有过这类疑问。 很多人会混淆六道轮回和转世童子这两个概念。 可陈展不一样,他当年为了做视频,看《火影》时,佩恩使出轮回眼,他对这一段的出处特别好奇,查过相关的知识,于是印象比较深刻。 关于西域,诡异的传说有很多,和此类似还有十二寺庙镇住罗刹女的说法,莲花生大师传教之后修了十二座佛寺。 从上往下看,连成一个女人的形状,据说是为了镇住地下的一个名为罗刹女的妖怪。 洛城远离西域,隐圣寺又是远近闻名的正统寺院。 怎么会有转世童子这种西域的独有说法呢? 要么是纯属巧合,要不然便是传慧大师领悟错了佛经,抑或是别有用心。 接引僧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无休自小命运多舛,如今寺院突然间发生了这种事,他也不知去向,这都是天意的安排。” 陈展听闻,心中好笑,这僧人分明就看出了寺中的问题,在用话来点拨自己。 他话只说一半,剩下的全让自己猜。 这是心里明明想到了,但却不想说出不敬言语得罪佛祖吗? 陈展可不怕,他的心念通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大师,你应该看出来了,问题并不仅仅在无休和尚身上。” “施主从何说起呢?”接引僧人疑道。 “大师资历深厚,学佛多年,哪本经书里写着要在方丈圆寂之时,要出去找转世童子?” “况且,故去的方丈是真佛吗?成了真佛舍利了吗?你寺的真佛舍利只有创寺方丈的一尊,恐怕上一任方丈没有成吧,值得这样兴师动众吗?” “为什么要去农家找一个孩子,又凭什么来确定他就是故去的方丈的转世童子呢?这孩子是谁又能怎样,不就只是传慧方丈的一句话而已吗。” 陈展言之凿凿,说得一旁的两个女孩“不明觉厉”。 “陈施主的话,我并不认同,我们寺内的僧人学的都是真经,也就是世人所说正统佛教,何来邪门歪道一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