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长生不由说道:“陛下,自古以来,改革哪里有不死人的呢?你看以前商鞅变法就死了多少人?变革,自古如此。”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叹息一声,然后说道: “这变革自然是极好的,朕相信大唐经过变革之后一定会变的更加强大。” “但是朕老了,精神不济,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太子。以后去做吧。” 听到这里,苏长生不由微微摇头。 李世民真的是老了,一听到变革这么难,要杀那么多的人,他就不愿意再去做了。 一方面,他安于享乐,畏惧困难。 另一方面,大概是顾忌自己的名声,不愿意高举屠刀,杀得人头滚滚。 不过,对大唐来说,这种变革其实并非是决定大唐兴衰的关键点。 大唐亡国的真正原因,其实源于节度使制度。 国恒以弱灭,独唐以强亡。 大唐为了边境安宁,而给予边境的武将以太高的权利。 节度使制度由此诞生,给予边境的武将以军权、政权、经济大权。 可以说所有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 这些节度使俨然就是地方的土皇帝。 而最终,这些节度使果然不听朝廷调遣,尾大不甩。 最终大唐帝国的灭亡也正是因为节度使制度。 所以苏长生将来要提醒太子的,大概是要对边境的武将权力加以限制。 至于变革,到时候再看。 其实如果大唐真的要变革的话,苏长生更希望李世民可以去做。 因为李世民去做的话,现在就可以做到。 而如果太子要做的话,要等他登基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去做这种事情,将会耽误许多时间。 但是现在李世民不愿意去做,苏长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近几天,苏长生发现,长安城中正在架设电线杆。 这个发现让苏长生有些吃惊。 按照原来预计的速度计算,长安城发电站的建设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而现在,才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