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大杀器磨炼中-《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程知节没有发表意见和感慨,而是面无表情的安排保密工作。

    守住秘密,致命一击。

    什么阴谋诡计,都不如这堂堂正正的阳谋有用。

    苏曦则是和那些老农一起站在田亩旁边,不曾理会四人的动作。

    他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用白话文把这些老农的经验记录下来。

    一边记录,苏曦一边想着自己苏家湾那几百亩地如何了。

    自己让那些老农帮忙种植的土豆、玉米和番薯如何了。

    那三个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这个时代的小麦产量再怎么提高也提高不到二三十石的地步。

    但土豆他们确可以轻轻松松的达到。

    当然,那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涉及到关外的战略问题。

    确定了军屯的大概产量后,苏曦和长孙无忌等人坐在一起闲聊。

    “小子,这次谁都没办法加害于你了。”长孙无忌拍着苏曦的肩膀,感慨道。

    这是真的厉害,这个功绩傍身,谁都不敢轻易动手。

    “大人说笑了,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谦虚,必须得谦虚。

    其他人摇摇头,只能感慨一句,这要是自家孩子多好。

    自己儿子要是这么有才,自己哪里用的着努力打下三代基业,做好自己这一代的事情就好了。

    想到这里,几人就有打自家孩子一顿的冲动。

    太没出息了。

    一个家族要想代代流传下去,得有足够的知识传承,还得有足够的土地和钱财支持家族人去学习,最重要的是,得代代都有大才出世。

    看着苏曦,他们就感觉到自己老了。

    小字辈开始展露头角,他们却还在苦苦支撑。

    “苏小子,有没有想要入士的想法。

    以你的能力,封侯拜相不是问题。”

    长孙无忌突然想到了什么,面色凝重的问道。

    “不要。”

    果断拒绝,一丝犹豫都没有。

    我,苏曦,今天,就是从死在陇右,也绝不入士为官。

    去他娘的封侯拜相,大唐初期的相公们,下场有几个好的。

    君不见房玄龄死后房家被人牵连流放,杜如晦的那一支也是迅速衰败,魏征儿子应该娶的公主更是悔婚,长孙无忌被流放千里。

    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