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风起辽东 第九十一章 一枪-《李如初回忆录》


    第(2/3)页

    鲜红与铁灰色的人群快速混合,在建奴的目光中变化队形。很快,在南北两面的骑兵方队的保护下,几百个状态不良的伤员和疲兵抵达小道口,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有序通过。

    热气球上传来消息,建奴的大队已经开始收缩。显然,我们避开了在这里和后金决一死战的命运——当然,后金也免于在此处死去两千人甚至更多。

    站在小丘顶上,风中已满是辽海的咸味。登州镇的旗帜在头顶沙沙作响,阳光正洒在我们的头顶上,眼睛有些睁不开。

    方海把望远镜递给我,我伸手接过,将钢盔的帽檐压低一点,挡住照在眼皮上的阳光。借助望远镜,我看到后金的部队在一公里外列队,排成四个勉勉强强的大队。根据他们旗子和甲胄的颜色,我们判断出后金是按照“旗”为单位划分阵营的。嗯,正白旗没有队列,八成是被打得排不了队了。

    事后想来,后金这样子列队,可能是想在我们面前展示一下他们的军威。可惜,就他们那种队伍,不提跟国防军比,就是和长生岛军队和登州镇相比,同样是相形见绌...大约和东江军的其他部队差不多?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确定,后金是没有进攻欲望了。他们中跑出一骑,在双方六七千人的目光中打马前来。那骑士穿着镶黄旗的锁子甲,没戴头盔,露出被晒得黝黑的头皮和干瘪的小辫子;背上挂着弓箭,腰间挂着腰刀,马鞍上挂着狼牙棒还是斧子。身材极为壮硕,看样貌挺成熟的。考虑到建州人比明国人还要显老,那人可能还不到二十岁。

    众目睽睽之下,那人不急不缓地催动马匹,匀速前进到距离我们三百米外。他轻轻勒了下马脖子,停在战阵面前,随后从背上取下弓来,在马上弯弓搭箭,将弓拉得形如满月。

    一道破空声响起,箭划过两百多米的空间,钉在我们前方。

    小丘上的登州镇士兵们没有动作,长生岛的骑士们发出轻微的惊呼声。能射两百多米,弓箭等级应该在11力-12力...能在马上拉开这样的强弓,搁在中世纪能称百人敌。

    那骑士射完后便收好弓箭,象征性地驱马后退几米,随即挺直腰板坐在马上,沉稳如一座铁塔,静静地看着我们。

    片刻,贺宝刀亲自披坚执锐,驱马前出,取回那人射出的箭。箭上绑着一封信,落款是皇太极。

    我看了信封后便停止拆开,将这封信给在场众人示意一番,便交给那名内卫上尉保管。这封信由后金奴酋写出,虽未明示,但显然不是专门写给我的。

    回来的贺宝刀道:“属下过去取箭时,稍稍看清那厮。应该是鳌拜。”

    黄斯通眉头下意识地一挑:“鳌拜?”

    “黄同志听说过这人?”我有些诧异地看着他,“八旗的高层没有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