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好感度渐升-《凤凰阙》


    第(2/3)页

    如此落败的环境,顾清暗自叹息,见连城同样沉闷着脑袋,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顾清脑子灵光一现,涌现出一个想法,意有所指问了那妇人一个问题:“大娘,你对当今皇上有什么看法吗?”

    皇上二字一说出口,妇人脸色微变,“皇上是天之骄子,哪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能随意评论的?”

    顾清笑笑:“大娘你放心,这个问题既然是我问的,你只需回答便是。一呢,我们没有歹意,就是想纯粹了解一下。二嘛……我其实我们是从宫里来的人,是……皇上让我们来暗中查访的,探查民情。”

    她注意到了身侧如炬的目光,虽然有点坐立难安,但丝毫不影响她心里打好的算盘。

    妇人半信半疑:“你们真是宫里来的人?”

    “是的,如假包换。大娘要是不信的话,大可以跟我们去宫里走一趟,咱们到皇上面前却确认身份可好?”顾清顽皮道。

    妇人连连摆手:“不不不,不用了。我信你们便是。”她一辈子只呆在小小的贫民窟里,连京城里最繁华的地方都未曾去过,哪儿有胆量去皇宫?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大娘,刚才我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

    “哦你是说我们对皇上有哪些看法是吧?嗯我想想,上头每月会给我们贫民窟下放一些碎银子,虽然不多,能勉强过上几天好日子。哎,你说咱们这皇上当年是造反抢夺了皇权,可他有能耐啊,把咱们国家上下治理的是井井有条。就拿身边的事来说,新皇即位后,在京城里增加了守卫,风貌好了许多,混混小偷都大有减少。”

    听到了满意的答案,顾清得意看向连城,见他嘴角好似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估计在傻乐着呢。

    她故作焦虑道:“唉,你们是不知道啊。我时常跟在皇上身边,他每每说起天下苍生无不是带着愤慨懊恼之意,只恨自己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不能让自己每一个子民安居乐业,常年无忧。”

    “这……皇上怎么会那样想?我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太多,已经很知足了。听说皇上年纪还很年轻,你告诉他,反正以后日子还长,治国安民不急于一时。”

    与妇人谈话察觉到字里行间没有乡野村妇的那种庸俗无知,反而有一股文人的书香气。

    顾清问她,才得知是幼时在学堂上了一年的学,后来嫁了人,也就一门心思放在夫家,不闻其它。

    等到黄昏之时,顾清和连城才与妇人作别,搭了隔壁老刘的顺风牛车,慢悠悠驶到宫门外。

    走在长长的官道上,顾清高兴的边走边跳,还哼了小曲儿,她得意洋洋问连城:“怎么样?我说什么来着?平时呀,不要只一头扎进奏折里了解民情,做好的方法就是走访。你看今天,大娘说的话你可都听到了吧?开心不?”

    知道她是故意问自己,连城睨了她一眼,装作满不在乎:“其实朕早就知道,因为朕的能力无人能及。”

    顾清忍不住白眼,真的得了便宜还不卖乖。

    官道即将走完,顾清突然回过头看着沉沉关上的宫门呀了一声。

    “怎么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路过顾府了吧?你怎么每把我送回去?”她大叫,都怪今日跟他一起吃吃跑跑,这事已经被忘在后脑勺。完了完了,宫门已经关上,她要是想出去又得等明天。

    “我们是一同做的牛车,你自己没留意不说,怎么还赖上我了?”黑锅连城可不背,他双手放在后脑勺交叉着,云淡风轻道:“大不了就在宫里住下,又不会少你吃少你喝的。”

    自顾走着,看见路上一个焦急等待的人影,快步跑上前来,走近一看是赵公公,他指着前面一个岔子口说:“皇上哟,你可总算回来了,苏贵嫔从中午就在乾坤殿外候着说有事找你,一听你出宫,非要到宫门外去等。老奴几经劝说,她才同意待在前面岔子口的休息亭里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