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还是红薯 江知县-《独宠夫郎》
第(3/3)页
沈画掰着手指数望月楼的粉条菜式,哪怕他面前放着一碗豪华版的烩菜,他也忍不住咽口水了。
而他的表哥徐瑛,面前不仅放着豪华版的烩菜,还有一碗豪华版的酸辣粉。
他此时忙着嗦粉,只能含糊的应了一声。
为了这么多的粉条菜式,他愿意留在平城!
不管是烩菜里的粉条还是酸辣粉里的粉条,夹起一筷子,然后轻轻一吸溜,顺滑美味的粉条就进了嘴巴。
这感觉,妙!
而沈画得了徐瑛的回答,高兴的拍了下手:“那待会儿找王掌柜买一百斤粉条,随着信送往徐家,你等过年时再回去。”
嘿嘿,他希望府城的大小餐馆即便是有粉条,那也永远都做不出望月楼的味道,这样他表哥就能一直留在平城啦。
不过,想到粉条的火爆,他立马招来了伙计。
望月楼推出干粉条的第一天,就有敏感的商人嗅到了钱味,这些商人知道平城只能由望月楼卖粉条,于是他们就把粉条卖去了府城。
府城那么大,而粉条又那么美味,但望月楼每日只能提供几百斤粉条,所以,他想为徐家准备一百斤粉条,那得提前找王掌柜预定。
黎荞这边,被迫听了沈画和徐瑛的对话,他忍不住对陶竹道:“咱们真的低估了粉条的魅力了。”
之前通过小五的嘴巴,他们知道粉条卖的很好。
但眼下亲耳听到食客的话,这感觉比从小五嘴巴里听到时要爽。
“所以你厉害呀,能想出这样的做法。”
陶竹微微笑着开口,看向黎荞的水眸亮晶晶的。
“一般一般。”黎荞摆了摆手,转移陶竹的注意力,今日是陶竹的生辰,陶竹才是主角。
望月楼的特色菜,黎荞全点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碗碟摆满了整张桌子,夫夫两人没喝酒,以茶代酒,一边慢悠悠的品尝美食,一遍说些琐事。
家常饭虽然美味,但没有下馆子时的热闹和新鲜。
所以,这一餐饭,陶竹极为满意。
没吃完的饭菜,两个人打包带走,这时王掌柜终于出现了。
现在不仅有食客找他买粉条,一些小商贩也找他,他天天忙的恨不能有十个他去处理各种事情。
他此时出现,并不只是为了送一送黎荞和陶竹,他还希望黎荞能扩大生产,每天几百斤粉条,在平城、府城、周边县城这广大的市场跟前算什么?
什么都不算哇。
况且,眼瞅着要过年了,等过了年,红薯就不好存放了,若是红薯坏掉,那想再吃粉条就得等明年了。
这可不成。
不仅他不愿意,广大食客也不愿意。
广大食客催他,他便来催黎荞了。
黎荞听罢这话,只能回应两个字:尽力。
出了望月楼,夫夫两人打算直接回村,但到了城门口,他们被守门的衙役给拦住了。
“你是三柳村的黎荞吧?”
那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衙役仔细打量了黎荞几眼,然后出言询问。
“官爷,小生的确是黎荞。不知官爷拦着小生所为何事?”
黎荞不卑不亢,淡定以对。
“不是我找你,是知县大人找你,随我走一趟吧。”
这位老衙役示意黎荞牵上牛车跟他走。
黎荞:“……”
县太爷找他?
一旁的陶竹,大脑有些发白,他只能下意识看着黎荞,县太爷怎么会找黎荞?
黎荞也没干啥事儿啊。
“别紧张,咱们知县大人平易近人,我虽不知道找你是何事,但应该不是坏事。”
老衙役看他们夫夫都呆了,特别是陶竹一脸紧张,便出言解释了一句。
黎荞闻言,一下子就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他先是对着老衙役笑了一下,然后才轻轻牵住了陶竹的手:“别怕。”
此时黎荞没有戴手套,陶竹感受到熟悉的触感和温度,发白的大脑终于能转动了。
他扯动嘴角,露出一个有点僵硬的笑来,算是回应黎荞了。
黎荞放了心,另外一手去牵牛车。
陶竹赶紧放开他的手,当着官爷的面,可不能这样拉拉扯扯。
老衙役瞧着这一幕,觉得稀奇。
在他的审美里,陶竹自然算丑,他没想到黎荞这个长得出众的读书人竟这般看重陶竹。
但这和他没关系,他领着黎荞陶竹往县衙而去。
平城的知县姓江,四十余岁,气质儒雅,黎荞和陶竹到县衙时,他正在县衙的后院厢房里摆弄蒜苗。
听了老衙役的通报,他让黎荞和陶竹来厢房里见他。
“学生黎荞,拜见知县大人。”
黎荞和陶竹进了厢房,瞧见江知县,跪下行礼。
虽然很不想跪,但这个时代的规矩如此,黎荞并不想特立独行。
“起来吧。”
江知县从蒜苗跟前离开,他摆了摆手,示意黎荞和陶竹起身。
等黎荞和陶竹站了起来,他视线在黎荞身上转了一圈,然后又在陶竹身上转了一圈,这才双臂环在身前,慢悠悠的开了口:“黎荞,三里镇三柳村的黎荞,对吧?”
“回大人的话,学生正是三里镇三柳村的黎荞。”
黎荞低着头回答,声音清亮。
“嗯。”江知县来回踱步,继续慢悠悠的问:“听说你之前不学无术,最近才开始认真读书。都读了什么书?”
“回大人的话,学生最近只读了四书。”
提起过往,黎荞并无惭愧之色,声音依旧清亮。
“那本官不难为你,不考你墨义和帖经,你就说一说你红薯作坊的事儿。听说你让利给村民?”
“是。”
虽然心里惊诧,但黎荞面上丝毫不慌张,他没有思考,直接将红薯作坊的来由和现状讲了一下。
包括他为何让利给村人:
村人对他们夫夫多有照拂,他想回报乡亲。
江知县听完他这一长串的话,脸上闪过满意:“圣上曾言,感恩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你虽读书不成,但好在有感恩之心。”
“况且,你也切实让周边村子的村人挣到银子了,圣上曾言,民富则国安,你能让三里镇的村人富裕,了不得。”
黎荞:“……”
这是在夸他。
但必须要自谦,他正想要开口,但谁知下一瞬,江知县又开口了。
“眼瞅着要过年了,本官需要办些土仪赠送亲友,在平城待了三年,平城终于有拿得出手的土特产了。”
“粉条和那个蛋黄肉松馅的青团,你亲自做一些,要快,别耽误了年礼。”
“?”
感情这才是重点?
特意在城门口拦住他,是想让他做点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亏他以为有什么大事呢!
旁边的陶竹也有些愣,竟是这事儿?
江知县将黎荞的无语和陶竹的呆滞瞧在眼里,他轻声咳了一声,一脸严肃的道:“你这生意越铺越大,小心入了商籍,圣上曾言,商人重利无德,你将来要读书,千万不能入了商籍。”
“你们回去寻合适的挂靠之人,过些日子来县衙办理此事。”
黎荞:“……”
他差点儿把这事给忘了!
不过,这知县大人讲话怎么总是引用圣上小作文里的话?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