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黎荞剧情少。过年,修路, 准备报名县试-《独宠夫郎》


    第(1/3)页

    不只是黎荞觉得三柳村通向县城的路难走,  三柳村的人自然也觉得这条路难走。

    但之前三柳村的人走这条路走习惯了,平日里除了交粮税,他们基本上没有必须走这条路的时候。

    碰到下雨天,  道路泥泞,那就不去县城呗,反正也没什么当日必须得去县城办的大事儿。

    没有需求,那自然就没有改变的动力。

    再加上周围村子也都是这样的土路,所以此前三柳村的人并没有想过要专门修这条路。

    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的粉条每日都要运送到县城去,  那不是一两银子十两银子,那是全村人的四百两银子!

    一日四百两银子,  若是运送不出去,  那心里多担忧啊。

    他们知道粉条不愁卖,就算是积压几天也没关系,但牵扯的银子太多了,  多到他们这辈子在此之前从未见过这么多银子。

    现在的日子跟做梦似的,  害怕夜长梦多,所以他们心焦。

    一日不能把粉条变成银子,  那他们心里就像是烧了一把火,夜里睡觉都睡不着。

    于是,不少人找上了庄丰收,  想着能不能把这条路修一修。

    庄丰收也想修路,  他就来找黎荞了。

    这一点儿,  着实出乎黎荞的预料。

    他本以为只有他想修路,结果现在村人也忍受不了这条路了。

    这真是太好了,  这下子看江知县如何拒绝。

    江知县对此还真拒绝不了。

    此前他是怕圣上觉得是他威逼黎荞拿巨额银两修路,  现在人家三柳村全村人都想修路,  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大手一挥,  他准了。

    三柳村自己看着修吧。

    江知县同意了,庄丰收就在腊八那天早上召集全村人,商议这条路具体该怎么修。

    之所以想修路,是为了再也不惧怕下雨天。

    若是这般的话,那就得修成县城那样的路。

    县城的路是青砖、石板组成的,不算特别平坦,但不会坑坑洼洼,遇见下雨天也不怕。

    可不管是砖头还是石板,所耗费的都是巨额银子,因为三柳村距离县城太远了。

    所以这个银子该怎么分摊?

    腊八的清晨,寒气袭人,天还未彻底亮,不少人手里还端着腊八粥。

    今年各家各户的腊八粥都熬的浓稠,里面不仅放足了八种杂粮,还放了糖,甜滋滋,暖呼呼,在这种一张口就冒寒气的清晨来这么一碗腊八粥,整个人都精神了。

    庄丰收的话音落,端着碗喝粥的韩小雁立马道:“当然是黎荞负责全部的钱啊,他都挣几万两银子了吧!”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顿时朝着她投去了愤怒的视线:“你家是没挣钱吗?”

    “黎荞的银子是他该挣的,要不是他,有你家现在的好日子?!”

    “怎么还惦记着黎荞的银子啊?做人都不知道知足和感恩的么?”

    王红芹也被惊着了,忍不住道:“咱们挣不少钱了,这路又不是黎荞一个人走,哪能让他一个人出钱。”

    她也想从黎荞身上扒拉好处,此前黎荞家盖房子找她做汤汤水水,她就昧下了一些食材。

    虽然后来被赵满仓发现,她不敢再继续,但总归是从黎荞身上得到好处了,不枉费之前她当家的借给黎荞银子。

    至于这一次的粉条,连黎粮和王桂花都在老老实实做粉条,那她自然是歇了其他心思。

    可没想到韩小雁能说出这种话。

    也太不要脸了吧!

    ……

    一旁的黎大忠,脸彻底黑了:“瞎咧咧啥?你给我回家去!”

    “我说的不对么?!咱们每天拼死拼活,是在给咱们自己挣钱么?不是!是在给黎荞挣钱!咱们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他却是坐着不动都能挣几百两银子,他使唤全村人给他挣钱,这钱他不拿谁拿?”

    “这条路若是修不好,影响的可是他!”

    韩小雁可不怕被人指责,她梗着脖子大声道。

    每天做粉条真是累死她了,她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凭什么捐出来修路?对比一下黎荞,她不忿!

    “是啊是啊,现在可不就是他使唤全村的乡亲给他挣钱。”

    黎黍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

    这话可太对了。

    他天天累的跟狗似的,但黎荞却是养的白白净净,跟他一点儿都不像是亲兄弟。

    真是亲兄弟,能这样使唤他?

    气死。

    “所以你们两个,是不想受这份累是吧?”

    庄丰收站在桌子上,面无表情的的瞧着韩小雁和黎黍。

    天未大亮,黎黍和韩小雁其实看不清庄丰收的表情,但听他这凉凉的语气,韩小雁先缩了缩脖子。

    “不是不想受这份累,我的意思是既然黎荞使唤全村人给他干活,那这路就该他自己修啊。”

    这话音落,只听“啪”的一声,一个响亮的巴掌落在了韩小雁脸上。

    这一巴掌力道极其重,打的她一个趔趄,手中的陶碗没拿稳,一下子就摔在了地上。

    “砰”的一声,碗摔了稀巴烂,里面的八宝粥也溅了一地。

    “韩小雁之前我警告过你了,你再惦记黎荞的东西,那就滚回你娘家!”

    黎大忠说着抓起韩小雁的手腕,拉着她就走。

    恰好此时就在村口,直接送她回娘家,省事。

    王桂花冷眼瞧着这一幕,大声道:“韩小雁,你回娘家之后要是敢把粉条方子泄露给你娘家人,那你们一家子都等着蹲大牢吧!”

    “啧,这天天闹腾的也不是法子嘛,依我看这日子过不下去就不过了吧,干脆休了她,这样就再无争吵了。”

    刘翠眼珠子轱辘轱辘转的厉害,朝着黎大忠大声喊道。

    去年她家因为得罪了黎荞,没能进红薯作坊干活。

    今年她找黎荞道了好几次歉,而且还愿意照顾陶老汉陶老太陶树三人,黎荞这才松了口,让她家的人也进红薯作坊干活。

    此时,瞧着这熟悉的一幕,她忍不住站出来给黎大忠建议。

    黎大忠休了韩小雁,她侄女才能嫁过来嘛。

    刘翠这话,本是为了她自己打算。

    但其他人一听,不少人竟是点了头。

    可不是,现在大家伙儿一日能拿这么多钱,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可韩小雁竟还是不知足,这种贪心的人,就该天打雷劈!

    既然这么盯着黎荞,那就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让她再也占不了黎荞一丝的便宜!

    况且,咳,他们家也有想要嫁入三柳村的亲戚,有姑娘也有小哥儿,哪怕黎大忠有俩孩子,那他们也不嫌弃。

    黎荞对黎大忠这个堂哥没任何意见,只要没了韩小雁这颗老鼠屎,那么黎大忠在黎荞跟前分分钟成为红人。

    所以,不管是为黎荞着想,还是为了他们自家的亲戚着想,黎大忠都该休了韩小雁嘛。

    抱着这样的心思,劝黎大忠休妻的人竟是越来越多。

    黎大忠沉着脸没说话,只是拉着韩小雁出村。

    韩小雁又惊又气,顾不上去骂黎大忠,反而是和刘翠等人对骂,一时间,柳树下人声嘈杂,好不热闹。

    黎荞家。

    腊八,黎荞家也煮了腊八粥,里面放的有红枣,还有特意买的莲子、百合。

    这样熬出来的腊八粥黏糊糊的,又不是特别甜,配合着蒸饺,一家子吃的极其满足。

    快要吃完时,天蒙蒙亮,张绣花家的秋哥儿来卖鸡蛋。

    入了冬,母鸡不怎么下蛋了,哪怕今年多养了鸡,想攒一篮子鸡蛋也得花费小半个月的功夫。

    马上过年了,这鸡蛋得留着过年用,再卖这一次他家就不卖了。

    原本秋哥儿拎着鸡蛋准备直接来黎荞家的,听到庄园的锣声,他有些好奇,便跟了过去。

    是以,他目睹了村口那一场闹剧。

    现在来到黎荞家,他忍不住讲给黎荞几个人听。

    陶竹听完,有些心虚。

    此前他想着要吓唬一下韩小雁,但觉得不妥,于是去年过年时他还特意给韩小雁的俩孩子发了一贯钱的大红包。

    没想到,早被他按死的念头,现在竟是村子里很多人的念头……

    “那后来呢?”他忍不住问。

    “大忠哥把韩小雁送回娘家了,至于黎黍大哥,村长不允许他们一家子再去红薯作坊干活,免得他们累着。”

    “……黎黍什么反应?”黎荞问。

    “很生气,想来找荞哥你闹,但被桂花嫂子、春生哥、村长等人给拦下来了。”

    “接下来大家伙儿开始商议每家该凑多少钱修路,我就拎着鸡蛋过来了。不过,我听到桂花嫂子说,她家愿意出二两银子。”

    秋哥儿道。

    “二两?”

    黎荞惊讶。

    陶竹几个人也惊讶,他们知道王桂花这是想让黎荞省几个钱,但二两太多了,肯定有人不愿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