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挣了大一笔银子 方子差点儿泄露-《独宠夫郎》


    第(3/3)页

    不仅保住方子,还给他捞回来十三万两银子。

    明知府不愧是知府,是有些能耐在身上的。

    明知府听得黎荞此话,心中松了口气。

    他是为了给他自己攒政绩,所以要在整个河西府搞红薯大疯狂,若此时把方子给泄露了,黎荞现在不记恨他,那将来呢?

    黎荞可是必定要起飞的啊。

    他可不想得罪黎荞。

    唉,他此番出了大丑,差点儿把圣上刚刚称赞过的平城富裕给搞砸,希望圣上和黎荞都记着他的力挽狂澜,忘掉他错估孙知县的掉以轻心。

    在这之前,他真不知道孙知县竟然这般“淡泊名利”,这么好的攒政绩机会都不抓住。

    真是坑死他了。

    “小黎你放心,那两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已经死了,本官杀鸡儆猴,应该无人敢偷卖方子了。至于孙知县,他此次捅了娄子,八成要降职。”

    “您做事学生自然放心。”

    黎荞真心实意的道。

    “那行,你们夫夫先去数银票,数完之后本官要考一考你的学问,看这半年你是否有长进。”

    明知府笑着道。

    “……是。”

    黎荞应下。

    然后他和陶竹去旁边的房间数银票。

    他本不想数,但明知府非得让他数,而且回家之后陶竹记账时肯定要数一遍,为了给陶竹减轻工作量,他便认真数了起来。

    银票都是一百两的,十六万五百两,便是一千六百零五张,他和陶竹很快就数完了。

    数完了之后,明知府当真考校他的功课,提问范围一开始是四书五经,很快就扩展到了三史三传。

    这半年来,除了夏日打井之外,他甚少做旁的事,一心扑到读书上。

    他肯下苦功夫,他自己的记忆力又好,所以这半年的读书成果很喜人。

    明知府越考越满意,到最后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了。

    黎荞肯用功,脑子还聪明,又会做人,还懂得感恩,这么多条件加一起,黎荞若不飞,那天理难容啊。

    得趁着黎荞此时还没飞,好好和黎荞打一打关系!

    难得见黎荞一次,明知府留黎荞和陶竹用午饭。

    黎荞和陶竹在来时特意带了一些鸭货和点心,上一次在府城时,因为人生地不熟,所以他们夫夫去拜见明知府时只带了些茶叶。

    如今明知府来了平城,他们自然要多准备一些礼品。

    明知府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活永兴县的事儿,对于火爆平城的鸭货,他只是听说,但还没来得及品尝。

    此时将这些鸭货吃到口中,除了夸赞,他更多的是想感叹。

    就黎荞这整活儿的能力,别说是在平城了,就是把他放到西北大漠里,他也能翻出不一样的浪花。

    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天冷,鸭货做好之后可以多放几日,明知府建议黎荞扩大生产。

    这鸭货如此好吃,应该多做嘛。

    这么一来,不仅黎荞能多挣银子,那乡亲们也能多挣点银子。

    黎荞听了这话,连连点头,他和陶竹已经在招人了。

    前几日,一个叫方世通的人找上了他,说想把他的鸭货贩卖到府城,希望绕过望月楼直接从他这里拿货。

    方世通还把自己倒卖点心的经验拿了出来,好获得他的认可。

    从前,遇见这样的人,黎荞通通拒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和王掌柜签了协议,还因为他家每日做的点心是有限的,放在望月楼完全能卖完,不需要找旁的销售渠道。

    但现在,他真的是被家里堆成山的鸡蛋鸭蛋给搞怕了。

    鸭货生意能从根源上解决鸡蛋鸭蛋多的问题,而且也能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他开始认真思考方世通的提议。

    目前陶竹的鸭货作坊一日最多能做四百只鸭子,这四百只鸭子入了望月楼,就好似烤肠刚上市那般,很快就被抢完了。

    如此抢手,陶竹便想着继续招人。

    但继续招人的话,又怕做不长久。

    现在是因为红薯作坊在运转,所以平城的外地人比较多,等红薯作坊停工,那很多外地人都会离开,到那时,鸭货作坊出的货不能被平城消化完,那陶竹肯定要裁人。

    他和陶竹并不想给人希望又让人失望,所以,他们此前并没有再招人。

    可如今有方世通这么一个有着丰富倒卖经验的人,可以为鸭货作坊开出府城这个稳定的市场,那他和陶竹就不用犹豫了。

    其实,开辟府城市场这个活计很多商贩都能做,但方世通不仅在他需要的时候凑上来,而且还很真诚,既然这般,他就把此生意交给了方世通。

    黎荞和陶竹两人从县衙出来时,天已经擦黑了。

    夫夫两人不打算留宿县城,他们赶着牛车回村。到村子时,黎大山等人早就把晚饭做好,就等着他们夫夫回来开饭。

    先是生火烤去一身的寒气,然后他们进厨房吃晚饭,吃过晚饭,陶竹迫不及待的回了后院。

    今日竟带回来了十六万两银子!

    而且,这只是两个月的盈利,其余四县的红薯作坊还能再运行两个月,到时候还会有几万两银子入账。

    平城的农人今年依旧种了三十万亩红薯,这些红薯大约能给他和黎荞带来六万两的盈利。

    所以,如果加上这六万两,那么即便是交了商税,今年他和黎荞只靠着粉条也能挣二十万两银子。

    天呐!

    之前黎荞说今年靠着粉条能挣二十万两银子,他以为是做梦,而且,当时黎荞口中的二十万两是没交过赋税的二十万两,若是交了赋税,那就只剩下十四万两了。

    后来红薯减产,他和黎荞觉得能挣到十万两银子就很好了。

    可万万没想到只在今日他们俩就带回来了十六万两银子!

    好多钱哇!

    他见识少,从拿到这些钱的那一刻起,他心脏就砰砰跳的厉害,此时在烛光下,瞧着这几个钱箱子,他心脏跳的更厉害了。

    黎荞站在陶竹身侧,看他水眸亮的厉害,脸颊也因为兴奋变成了粉色,不由伸出手将他纳入怀中。

    “这么多银子,咱们该怎么花?给你买衣服首饰?”

    “……暂时不花,放着。”

    陶竹扭头看向黎荞:“这一次知府大人保住了粉条方子,但下一次呢?粉条方子随时都有可能泄露,所以这银子咱们还是攒起来,将来花到刀刃上。”

    他没有花钱的爱好,他此时看到这么多银票只是单纯的高兴。

    好多钱呀~

    “好,听竹哥儿的!”

    黎荞抱紧了怀中人,陶竹说不花,那就不花。

    “那今晚就这样开着箱子睡?”

    陶竹瞧着这几箱子银票,舍不得收起来。

    黎荞闻言立马笑了起来:“好。”

    他忍不住在陶竹的脸颊上亲了一下,爱银票的竹哥儿也好可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