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外地人嚼舌根,黎荞发火 解决孩子的事儿-《独宠夫郎》


    第(3/3)页

    而且,黎荞当众把话讲的这么明白,今后就算是有人关注他的肚子,那他也不窒息了。

    想关注就关注呗,反正影响不了他和黎荞的小日子。

    众人愣愣的看着他们夫夫下楼,出门,确认他们夫夫真的走了,这才你瞅瞅我,我瞧瞧你,满肚子的话却不知道该说哪一句。

    黎荞当众贬低他自己,抬举陶竹,就真的这么爱么?

    黎荞现在是整个平城、啊不,黎荞在大盛都算得上有名,现在黎荞当众说出这种话,是真不给他自己留后路啊。

    他这是笃定今后不会变心么?

    他今年才二十一岁,他怎么就敢说出一辈子这三个字?

    他这是蠢,还是真的就认定了陶竹?

    可黎荞怎么都称不上是蠢,自从他改邪归正,他浑身上下都透着聪明劲儿,他一点儿都不蠢。

    可他此时说陶竹千好万好样样都好……

    陶竹长的像男人,还生不出孩子,这两样若是放到旁的小哥儿身上,那等于是被判了死罪。

    但在黎荞这里,这连个屁都算不上。

    唉。

    在场的男人,心中想法不一。

    有佩服黎荞的,敢当众讲这样的话,够爷们!

    但嘲笑的黎荞的也有,陶竹就是长的像男人啊,天下那么多美人,不管是姑娘还是小哥儿,比陶竹好看的遍地都是,黎荞现在为了陶竹放弃整片森林,太傻了。

    还有个别人想看黎荞的笑话。

    在平城,不是每个人都对黎荞怀有善意。

    再加上黎荞发了这种一辈子的誓言,出于一些劣根性,个别人想看他被打脸。

    这些人在心里恨恨的想,等将来他起飞之后见识了外面的美人,看他反悔不反悔!

    但在场的女人和夫郎,此时羡慕陶竹羡慕的快哭了。

    他们到底输在哪里?

    陶竹也太能蛊人了,竟然让黎荞鬼迷心窍当众表明情意。

    不过,看黎荞和陶竹这般恩爱,他们还是忍不住想要祝福,黎荞是好人,陶竹也是好人,这么一对活菩萨,就该过甜蜜日子。

    黎荞和陶竹回村之后,日子照过。

    对于他们夫夫而言,这是小事,解气之后就完事了。

    至于会不会有人为那两个外地人报官,两人并不担心,在平城,现在没人敢明着得罪黎荞,更何况此次是那两个外地人嘴贱在先。

    不过,他们夫夫今日的行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遍了平城。

    这是大事,妥妥的大事。

    之前人们的确关心陶竹的肚子,不然也不会让那两个外地人知道此事。

    很多人是出于善意所以才关注的,也有人是出于恶意。

    但此次之后,甭管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人们表面上都消停了。

    黎荞那三句话,看似是在怼那两个外地人,但何尝不是说给众人听呢。

    陶竹又没有吃他们家大米,他们对陶竹的肚子指指点点,这的确是管的宽了。

    郑浅浅快生了,他从村人嘴巴里听到这话之后,忍不住原地蹦了几下,一个劲的喊小叔绝世好男人,可把黎大山给吓坏了。

    白柚知道了此事,又是为陶竹高兴,又是想要叹气。

    他和黎大忠夜夜努力,但他肚子没动静……

    黎大忠并没有催他生孩子,可是,他想生。

    有些不能和黎大忠讲的话,裕宴。他可以和孩子讲。

    况且,他当初找黎大忠,也是看中了身份的差距,当时他身份高一些,他想着黎大忠这辈子都不可能背叛他。

    可如今,随着黎荞的真正起飞,黎大忠也会成为香饽饽……

    他身边出现太多让他心凉的例子了,他父亲是这样,他亡夫是这样,徐家人也打算抛弃画哥儿。

    身为小哥儿,若是在贫民人家,那或许可以得到夫君全部的爱。

    可像他和画哥儿这样有一点点身份但身份又不高的小哥儿,在这种世道太被动了。

    陶竹这样的,是极极极极极少数,看一看,欣赏一下就行了,脑子里可不能有类似的幻想。

    他得为他自己打算。

    只有孩子才不会背叛他,唉……今后他和黎大忠得更努力。

    黎粮和王桂花犹豫了几日,还是来找了黎荞。

    他们夫妇是晚上来的,当时黎荞和陶竹吃了饭,正准备回后院。

    他们夫妇来了,黎荞陶竹便留在前院,坐院子里陪他们说话。

    黎粮搓着手,一脸犹豫,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

    王桂花见状,直接对黎荞道:“是这样的,其实,大家伙儿关心竹哥儿的肚子,还有一个原因是怕你们夫夫跑了,怕今后够不着你们了。”

    “?”

    黎荞睁大眸子。

    陶竹也微微皱眉,怕他们夫夫跑了?

    “你的考试若是顺顺利利,那很快就要去京城……”王桂花叹了口气,开始详细解释。

    这十里八村与她关系亲近的,不敢找黎荞陶竹说这事,便找上了她。

    说实话,第一次听这种言论,她只觉得好笑。

    但是,听的多了,她知道乡亲们是真的担忧,不是在开玩笑。

    既然乡亲们真情实感在担忧,那她肯定也要认真回应,但她的话不如黎荞的话管用。

    所以,犹豫了几天,她还是和黎粮来了。

    黎荞听完这一连串的解释,有些哭笑不得:“就算我和竹哥儿去了外地,但三柳村有我的家,有我的亲人,还有我的田地,这是我的根啊。”

    “我怎么可能忘了自己的根。”

    “可不是,这纯粹是乡亲们多想了。”

    王桂花叹气。

    就黎荞平日里的表现,哪里用担忧这个。

    况且,黎荞给乡亲们的够多了,就算黎荞将来不再给众人什么,那谁也挑不出一丝的错。

    “事儿就是这么一个事儿,你听听也就过了,别放在心上,你接下来好好读书,圣上要抬举你,那你可得沉甸甸的,肚子里要装满货,要经得住他的抬举。”

    她叮嘱道。

    黎荞被王桂花这话逗笑:“好,我听大嫂的。”

    至于乡亲们的担忧,算了,日久见人心。

    他目前得以读书为主。

    如王桂花所讲的,他得经得住圣上的抬举,他得能压秤,他不能是个水货。

    现在他已经快把《汉书》背完了,《汉书》一背完,那三史三传他就全部背完了。

    院试虽然也考三史三传,但不会考的太偏僻太深入,毕竟这只是秀才的考试。

    所以,以他目前的基本功而言,足够应对此次的院试。

    但为了万无一失,他还是得巩固一下,上一次他的案首投机取巧,不能真的服众。

    此次,他一定要堂堂正正。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