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英国公完了,被夺爵位 英国公府一系的罪行-《独宠夫郎》


    第(1/3)页

    日子一天天的溜走,  春天来了之后,天气就越来越暖,黎荞去年冬天拜托韩宁养的鸭子,  终于长大了,可以用来做鸭货了。

    这些鸭子生长时间短,只有一两斤重,勉勉强强可以用来做鸭货。

    之前英国公虽然亲自登门道歉,但是,  英国公府的鸭货铺子可没关门,依旧在做鸭货。

    英国公府不关门,  那黎荞自然不会后退,  他依旧在高价收购鸭子。

    有人愿意卖给他,他就拿来做鸭货。

    没人卖给他,鸭货铺子就继续做火锅。

    反正这口气他咽不下去。

    但火锅的生意挺好,  于是,  他又买了个铺子,专门用来做鸭货。

    反正鸭货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所以新铺子他没有挑地段,只挑大小。

    花了一万两银子,他在鸭货铺子后边隔着三条巷子的小街上买下了一个大宅子。

    这宅子原本是一商人用来存放货物的仓库,  所以很大。

    其占地面积赶得上现在他家那个四进的宅子了,  他给简单改造一下,  等两个小崽子周岁宴时,先在这里摆了一下宴席,  然后这鸭货铺子就重新开张了,  原来的鸭货铺子改为黎家火锅铺。

    鸭货铺子重新开业,  这可把好这一口的食客给高兴坏了。

    英国公府的鸭货虽然也能吃,  但总觉得味道不对,现在黎家的鸭货终于开始大规模出售,那一定买,狠狠买,每天都买,必须过把瘾。

    黎家鸭货铺的生意好,英国公府鸭货铺原本就不怎么样的生意一下子就惨淡了起来。

    但黎荞觉得这和他无关,他只是正常做生意呀。

    农历四月,土豆成熟,盛鸿在盛京一口气开了五家土豆粉馆子。

    黎荞田地里种的土豆,全都卖给了盛鸿。

    土豆也算高产农作物,哪怕这里没有农药化肥,但一亩地的产量也就比红薯略少些,可达千斤。

    黎荞在盛京七十里外的那八十多亩田地,一半种了冬小麦,一半种了土豆,现在土豆收获,正好可以用来种西瓜、红薯。

    不过,七十地,还是太远了些,若是坐着牛车慢悠悠的逛过去,那只能过去瞅一眼,余下的时间全都在路上。

    因此,陶竹至今还未去过自家在盛京的田地。

    而黎荞,为了缩短赶路时间,则是学了骑马。

    他现在是五品官,可乘坐着马车去上朝,之前因为家里有牛车,所以就一直没买过马匹。

    可现在自家田地太远,想一日之间赶回来还能在田地里多待些时刻,那只能骑马。

    骏马买回来之后,黎荞再去上班,便是乘坐着马车。

    他现在确确实实成了天子近臣,盛鸿每日都会把他召入宫,让他为其代笔。

    写的字多了,他的书法并没有突飞猛进,但每日甭管写多少字,他都能保证奏折上的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

    对此,盛鸿很是满意。

    多好的代笔哇,就好像不会累一般,年轻人身子就是好。

    他从不是刻薄寡恩的人,现在可着劲儿的使唤黎荞,那自然要给一些恩典。

    两个小崽子周岁时,他特意让钱三跑了一趟,赏下了一些布料、两个如意长命锁,还有一个小庄子。

    他也知道黎荞想买田地但一直没买着的事儿,既如此,那就赏给黎荞一个庄子吧,反正他手里的田地多。

    这大盛谁是最大的地主?

    那自然是他。

    黎爱卿拿了他的庄子,当代笔时可要更认真一些。

    黎荞拿人手短,这代笔自然当的很认真。

    其实,当代笔也是有好处的,一整日都待在皇宫里,吃的喝的都由御膳房提供,那待遇可比翰林院好多了。

    而且,从奏折里他知晓了不少事,还迅速将整个大盛的官员熟悉了个七七八八。

    外地的不少官员很喜欢给盛鸿上折子,爱在盛鸿跟前刷存在感,一些简单的问安折子,写的是花团锦簇,空无一物。

    盛鸿很烦这种折子,每次的回复只有寥寥几字。

    但也有一些高明的,比如说明知府。

    给盛鸿当了三个月代笔,他见到了明知府三封折子。

    明知府把问安折子当述职报告来写,每次都详细的写上河西府的最新情况和最新大事。

    比如说最近开始种红薯了,他就把全府的红薯亩数给写的很清楚。

    去年红薯欠收,是因为遭遇了旱灾,因此他又在折子里表明下个月的工作重点:挖井,挖沟渠。

    这种折子盛鸿就挺喜欢,每次看的很认真,回复也认真。

    在看到明知府的折子之前,他从不知道明知府的奏折竟是这个类型的。

    不得不说,明知府是知道如何往盛鸿心坎上戳的。

    不过,明知府在河西府待了好些年了,盛鸿一直没让他动,但有河西府的政绩在,一旦盛鸿让他动了,那升迁速度估计不会比江知县差。

    这日,黎荞休沐,恰好昨夜下了一场很珍贵的小雨,因此今日空气清新,不冷不热,正适合出游。

    黎荞和陶竹带上两个小崽子、黎小睿,和黎夏郑浅浅一道前往自家的新庄子。

    盛鸿突然赏了个庄子,黎荞和陶竹都挺意外的。

    而且,这庄子距离盛京只有三十里,在东北方向,足足有四十亩,还都是一等田。

    在盛京,一等田的市价高达三百两,而且市场上还没有,想买都买不到。

    现在盛鸿赏了个四十亩的小庄子,两人都很惊喜,只是,直到今日,他们才有时间去实地考察一番。

    小庄子是不错的,里面有好几口井,灌溉是没问题的,而且,原有的佃户看上去也挺勤快老实。

    黎荞和陶竹一致决定将这四十亩地都种上西瓜。

    等西瓜成熟了,不仅自家人可以吃,还可以放到火锅店。

    一旦进了火锅店,那西瓜的价格就要翻倍了。

    小庄子令人满意,但是,颠簸的道路令黎荞皱眉。

    他以为昨夜的雨很小,路上不会有积水,但谁知一路走过去,道路竟是有些泥泞。

    而且,还挺颠簸,将熟睡中的小崽子颠醒了两次。

    小崽子很乖,被颠醒也没哭,但是,黎荞却是心疼坏了,出门之后连觉都不能好好睡,这该死的破路。

    若是为了这个庄子而将这条官道修成土坯砖路,那就太高调了。

    不至于,绝对不至于。

    可是,陶竹是很喜欢下地的,哪怕不干农活,只是瞧瞧庄稼,那心情也能变得很愉快。

    ……

    他到底啥时候才能正大光明的将水泥给“研究”出来?

    水泥的应用可太广泛了,不仅能用来修路,还能修筑堤坝,现在大运河已经动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