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盛虽然有明君, 还有各种高产作物,但此时生产力低下,粮食亩产量低, 所以普通农人的抗风险能力也低。 但这里好歹是盛京,即便秋收的粮食毁了一半,农人也不至于走投无路。 就连黎荞穿越前的三柳村,除了陶树和原身那种极品,余下的人家也能扛住类似的灾害, 更别说这里是天子脚下。 因此,盛鸿并没有免除赋税的意思。 农人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骂骂咧咧几句, 旁的就是烧香拜佛求明年老天爷赏脸,不要再糟蹋粮食。 辛辛苦苦半年,明明就差最后一哆嗦了, 结果直接损失一半, 这换谁不心疼? 盛鸿不减免赋税,黎荞和陶竹决定减免。 在大盛, 农人一般分为自耕农、佃农。 自耕农就如同黎粮家,自家有田地。 佃农是家中没有田地或者只有少量的田地,不得不租种旁人家的田地以维持生计的农人。 黎荞和陶竹在盛京的所有田地, 都是佃农在耕种, 佃农不仅要向朝廷缴纳赋税, 还得给其所耕种田地的主家缴纳租子。 一般情况下,佃农在交了赋税和租子之后, 还能余下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的粮食。 像是盛鸿赏的那个小庄子, 还有从辛家亲戚手中购买的那八十多亩田地, 租种这些田地的佃户在交了租子赋税之后, 手里还能留下一半粮食。 但英国公剥削佃户比较狠,英国公府上的佃户,一年忙到头,只能堪堪混个吃饱—— 这是因为有盛家父子盯着,若无盛家父子盯着,以英国公府的狠毒贪婪,定然会让这些佃户走上绝路,就如同大泽府、源山府租种吕家田地的佃户一样。 根据赵存此次调查的,英国公在大泽府、源山府不仅利用地下赌坊敛财,还让吕家的佃户处在水深火热中,这些佃户不仅当牛做马吃不饱,家中的妻女也被欺辱,几十年中闹出了几十条人命。 现在,盛鸿把英国公府在盛京的五百亩一等田赏给了黎荞,黎荞自不会跟英国公那般压榨佃户。 他和陶竹商议了一下,免了家中所有佃户的租子。 反正他家也不缺这点租子。 而且,陶竹当真把人牙子叫了过来,又买了四个下人,取名为天公作美。 主要是吧,如今家里的确需要人做家务。 现在黎荞当了官,他也要照顾两个小崽子,所以像是洗衣、洒扫、缝补这些,必须得安排下人去做。 之前黎雨在时,加上黎和、黎乐,勉强可以应付这些事儿。 现在黎雨借去了庄家,人手立马紧巴巴。因此,这次陶竹特意选了身强体壮、能干重活、也会针线的人。 天公作美一入府,陶竹立马将冬日所需的被褥收拾了出来,拆开,将布料清洗一番,再重新弹棉花,好做几床新被褥。 新被褥软和,躺着舒服。 而且,最近几日连着都是大晴天,适合洗洗晒晒,不然这大好的阳光就浪费了。 黎荞把户部的基本资料看完之后,便开始捧着他记的那十多本厚厚的笔记研究。 这些笔记他可以带回家,他不用再加班了。 但充盈国库一事,他目前没什么头绪。 这么大的一个议题,只靠着他一人显然是完不成的,恰好这日下班出内城时遇见了辛知,他便和辛知打了招呼,两人一同出了内城。 “自在,你会试时的文章是怎么写的?” 黎荞想起当时辛知的异样,忍不住询问。 他一次见辛知时,辛知的脸可臭了,当时辛知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黎荞,打了招呼之后便打探他的文章是如何写的。 当时不少人都猜测辛知文章写砸了,他也是这么猜的,但等他和辛知熟络之后,会试早过去许久了,他好奇心又不重,因此便没向辛知打探过。 可现在他在为充盈国库犯愁,便想起了这桩旧事。 “……额,咋问起这个了?” 辛知一愣,随后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这不是在为户部的事儿犯愁吗?除了盛京地区,暨北省一大片区域也遭了灾,圣上没有减免赋税,百姓的日子肯定难过,今年怕是过不了好年了。” 黎荞苦笑。 “这倒也是。” 辛知闻言,神色严肃了起来。 他左右扭头打量了一番,见距离他和黎荞最近的那位小官也在三米之外,他便凑近了黎荞,轻声道:“咳,我当时出的是馊主意,我回家和我爹、我祖父一说,他们差点儿把我屁股打烂。” “……你写的到底是什么?”黎荞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