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黎荞这种无中生有,只靠着几年时间就把一府经济带起来还让每一户辛勤百姓都富裕起来的,这才是真牛逼。 这才值得钦佩。 之前他没细想过这个问题,现在他面临同等难题却束手无策,他这才明白他们这位黎大人到底有多厉害。 更何况,这位黎大人不仅让整个河西府富裕了,还搞出了灰泥! 不服不行啊! 不过,现在这位黎大人坦然承认和他那七弟谈及了第二道题目? 郁闷之后,他不由问道:“黎大人,你和七弟都说了些什么?” “您当日曾说过,若下官有巧思、妙招,尽管提出来,反正是为了百姓和丹书铁券,这话可当真?” 黎荞没有回答,而是搬出了当时六皇子的原话反问。 六皇子一愣,随后皱起眉来:“那你现在是有巧思和妙招了?” 不是吧? 这位黎大人厉害的有点过分了吧? 他现在一点进展都没有呢,没空关注此事一直被他父皇可着劲使唤的黎荞却是有主意了? “不不不,下官对这几地尚不了解,目前没有妙招。但是,下官的确对丹书铁券很心动,若是您和余下几位皇子不介意,那下官今后会仔细了解这几个地方,看能不能给出有用的建议。” “这样啊……” 六皇子恍然。 他就说嘛,黎荞此前根本没空去关注这几处码头,哪能凭空就生出妙招来。 不过,他借着七皇子府门口的灯笼光芒,上下打量了黎荞两遍,然后斜着眼睛看向了七皇子。 “黎大人,你既然说这话了,那今后就不能只偏向七弟和大哥,你若是给七弟大哥出了妙招,那也必须给我出同样的妙招。” 若这道题实在是赢不了,那至少不能输给他这位七弟和位于前面那条街的大哥。 最起码要打平,让这道题作废,让这道题不能影响到他领先一局的局面。 “下官尽力。”黎荞恭声道。 “不不不,不能是尽力,你得答‘是’,那我才敢让你掺和进来。” 六皇子眼睛还是斜睨着七皇子。 七皇子无语,直接道:“我代黎大人答是,六哥,这下子你该放心了吧?” 此言一出,六皇子立马笑了:“那我有点放心了。等黎大人真的让霄州府的百姓都富裕了,那我就彻底放心了。” 七皇子闻言,直接翻了个白眼:“我明日会去找父皇,向父皇提起此事。六哥,你去找二哥、四哥,问问他们的想法。” “没问题。” 六皇子痛快的打了个响指:“我现在就去找二哥和四哥。” 既然这道题他胜不了,那就赶紧结束让他父皇出第三道题,别太占用他的时间。 这道让他们兄弟都头疼的难题,交给黎大人好了。 反正黎大人一向擅长无中生有。 六皇子去找二皇子和四皇子,这两位皇子得知黎荞想拿赞赏圣旨,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 特别是四皇子,他从拿到他码头的那一刻起就在琢磨如何让百姓富裕的事了,可三年来收效甚微,他巴不得黎荞给他出主意。 但此前他不好意思张口,毕竟他和黎荞关系平平,而且,他也想看看他自己的潜力。 不过,时间证明,他应该早去找黎荞的。 二皇子则是松了口气,盛鸿出的题目太难了,他想到头秃也没什么好主意,现在黎荞想揽过去,那真是太好了。 几位皇子都同意了,盛鸿自是没意见。 不,准确来说,盛鸿是有意见的。 他出这么一道题目,是想看看几个儿子有没有能力让百姓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 他也不求这几个儿子能将整个大盛的经济都拉升一波,这几个儿子能让他们各自码头所属地的百姓富裕起来就成。 毕竟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日子好了,那就舍不得丢下现有的好日子去造反。 百姓之所以造反,那都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不得不反。 可百姓若过的是好日子,那骨头就软了,血性就没了,即便是个别人遇见了不公,那也不会有大的骚乱。 一两个人是折腾不起风浪的。 那他这大盛的江山就稳了。 所以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个皇帝必须具备的能力。 可现在他的黎爱卿掺和了进来,那他这几个儿子还怎么锻炼提升? 罢了。 若是无法让百姓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那有能力守住眼下的好日子也行。 眼下的日子对普通百姓而言,算是几百年难遇的太平盛世,他挑出来的继承人能守住这个盛世,那他也是高兴的。 所以黎爱卿想出手就出手吧。 黎爱卿得的赞赏圣旨多了,那丹书铁券也就多了。 而且,希望黎爱卿借着此事能和每一位皇子都打好关系,黎爱卿这样的人才,他必须得保住。 盛鸿和几位皇子都愿意让黎荞插手第二道题目,黎荞松了口气,然后立马就将第一个建议提了出来。 要想富,先修路。 正好现在有灰泥,用来修路又便宜又简单,所以,几位皇子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 而且,借着盛鸿答应七皇子挖河这一事,他又给出了第二个建议。 想让百姓日子富裕,在没有更好的法子前,可以想办法提升当地粮食的亩产量。 田地里收获的粮食多了,那百姓能换的银子也多。 就算是换不了银子,就如河西府从前的红薯玉米那般,但家中有充裕的粮食,那对百姓而言也是极好的事。 若是想让田地里打的粮食多,那得有良种、有足够的肥料、有足够的灌溉。 良种和肥料,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一时间无法提升。 但足够的灌溉,这一点儿几位皇子若是努努力,那是能够办到的。 黎荞提出来的这两点建议,几位皇子都认可。 没错,若真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法子,那只能用这种法子提高百姓的收入了。 那就先打井挖河挖沟渠吧。 还有那个龙骨水车,既然在平城被大量使用,那他们也给自己的码头所属地安排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