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皇子的码头在绘安省与江舒省的交界处, 名叫彭县,是一个平原小县城。 这个小县城四季分明,雨水充足, 没山,有水,耕地多,百姓以种地为生。 农作物的话,以水稻为主, 一年可以一到两熟。 再加上有水可以捕鱼,因此, 这里百姓的日子还算不错。 更重要的一点儿是, 如今距离大运河开修已经过去三年了,而彭县所在的这段运河,属于一个春秋时便存在的古老运河。 工部只需要派人将这个古运河疏通一下, 再引水过来, 那这段运河就能投入使用了,工程量要比其他河段小不少。 按照估计, 今年夏彭县所在的这段运河就能开通,这段运河连接着江舒省好几个府,等开通之后, 其他几个府的人甭管是游玩还是运货, 都会经过彭县。 因此, 黎荞的想法是真的有很多。 之前他把大半注意力放到了盛京,盛鸿赏他的耕地也放在暨北省, 他想要确保盛京的局势稳定。 他忽视了南方。 这实属不该。 若北方真的缺粮了, 那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南方。 就算是南方气温也降低许多, 那最起码能保证粮食一年一熟。 而彭县不仅适合种植水稻, 还适合种芋头山药,芋头山药可以当蔬菜,也可以当粮食,还可以做零食。 以后南方温度降低,南方百姓肯定也需要棉花,他还想让当地百姓种棉花。 不过,他已经在自己铺子里贴出了要收购棉花的告示,他若是在彭县让农人种棉花,那这行为有点奇怪。 至少,在此时看来,南方不需要棉花。 因此,斟酌了一下,黎荞给二皇子的建议是让彭县的农人多种植山药和芋头。 甭管种多少,他全部要了。 山药可以制作零食山药片,味道挺不错。 芋头可以制作芋泥,此地没有紫薯,但可以拿红薯代替,这样做出来的芋泥依旧美味。 而且,黎家零食铺子很受欢迎的什锦脆片,需要用到山药和芋头。 他家的什锦脆片是拿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这四种淀粉较多的吃食做的,滋味不说有多好吧,但就是带魔力一般,一根接着一根,让人停不下来。 但这个季节,这四种食物都所剩不多,也就土豆多一些,因为炸鸡铺子出售薯条,而且盛鸿还有土豆粉铺子。 但红薯和山药芋头是真的快没了,他满盛京扒拉了一遍,这才做了几百斤什锦脆片。 卖完就没了,再想吃到,那得等这四样庄稼成熟。 不过,零食铺子那几百斤什锦脆片已经在盛京打出了名气,尝过的都夸好,酥酥脆脆的,味道咸淡适宜,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但偏偏黎家零食铺子没了。 这可真是让人牵肠挂肚,辛知来黎家找黎瑜安时,转达了他家人对什锦脆片的想念。 黎二山回家之后,也问黎荞能不能拿其他吃食代替再做一些什锦脆片出来,范圆圆爱吃。 二皇子也吃过什锦脆片,他也挺喜欢,因此,听了黎荞给的种植芋头、山药的建议之后,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种这两样庄稼好,百姓们绝对能挣到银子。 除此之外,黎荞还打算在彭县开一家小吃铺子。 之前曾有一位举子在会试中向盛鸿提议,让南北两地的小吃互相流通,这么一来,南北双方的百姓都能吃上以前没见识过的小吃,当地的官府也能靠着这种手段赚钱。 盛鸿觉得这法子甚妙,但是,各地官府的地方官因为才能有大小,所以在执行力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像是彭县,盛鸿没修大运河时,这个小县城平平无奇,并不引人注意。 当地知县是南方人,也就考进士时去了趟北方,让他做一些北方的小吃来盈利,这有些为难他了。 而且,彭县知县也无大的野心,治下百姓吃得饱饭,不闹事,那他这个知县就是合格的。 彭县知县对做小生意无兴趣,黎荞便打算将这门生意揽过去,他手里有太多小吃了,随随便便拎过去几样,那就能挣不少钱。 比如说鸡蛋灌饼、煎饼果子、肉夹馍、烤冷面等,虽然那边的主食是米饭,但南方也有人喜欢面食的,这几种属于大众小吃,就算彭城本地的百姓不喜欢,那么等彭县这段运河开通之后,外地人过来,肯定会有人喜欢吃这几种小吃。 除了面食小吃,他还能拿大米、糯米做小吃。 像是甑糕,雪媚娘,肠粉,这都可以做。 他在彭县开店,肯定要使用彭县的大米、糯米这些食材,还得雇佣当地人做伙计。 对当地的经济,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带动吧。 他之所以要在那边开店,是想要让自己的人手过去探一探那边的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