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儿子也尽力。” 七皇子也道。 “煦儿,算了,父皇不为难你,你也抽签,抽中哪个算哪个。” 盛鸿伸出手点了点六皇子。 六皇子顿时庆幸,赶紧道谢:“多谢父皇。” 不是他逃避,是他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知,就西闪省的情况,难度太大,而这道题目影响他父皇继承人的选择。 所以,该怂的时候就得怂,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但很快,六皇子庆幸不了了,因为他刚好抽中了西闪省。 七皇子则是抽中了绘安省。 他给大皇子抽中了东山省。 四皇子抽中了川省。 二皇子抽中了原河省。 二皇子狂喜,当即手舞足蹈,乐的嘴巴都要咧到耳后根了:“黎大人黎大人,帮帮我帮帮我,一切由你吩咐,我只让我的人跟着你照做,一切功劳都是你的!” 黎荞:“……” 他抬眼去看盛鸿:“二皇子,圣上没说让下官插手。况且,第二道题目下官至今未能给出很好的解答,下官脸面无光,正羞愧着呢。” “就是,哪能次次都让黎爱卿插手?这次的事儿,黎爱卿不准插手。朕要看的是你们各自的能力,一省都治理不好,何以治理整个大盛?” 盛鸿板着脸,甚是严肃。 二皇子见状,顿时缩了缩脖子,垂下脑袋不吭声了。 但他的嘴角还是翘着。 嘿嘿,毕竟是黎大人的老家,黎大人还真能不管吗? “还有,国库一向不充盈,目前又是多事之秋,能拨给你们的银子不多,你们省着点花。” 盛鸿又交代道。 几位皇子也知道这一点儿,纷纷应是。 最终,几位皇子或愁眉苦脸或喜笑颜开或拧眉沉思的离开了求贤殿。 盛鸿让黎荞回屏风后继续处理奏折。 他则是摊开大盛的地图,一脸苦大仇深的瞧了起来。 嗯……他今后是不是该多多祭天好祈求老天保佑? 今后一年祭个五六七八次…… 咳,算了,求的多了,老天爷或许会认为他心不灵。 还是老老实实办实事吧。 盛鸿出了第三道题目的事,很快传遍了朝堂。 几位皇子身边的人纷纷献策。 黎荞则是该干嘛干嘛,下班之后,他照常裹紧身上的披风往内城门口走去。 今日有风,一路上的官员都是这个造型。 来到自家马车跟前,旁边还停着辛知的马车。 翰林院距离内城门口近,辛知已经在马车上了,而且,黎瑜安也在。 黎瑜安与辛知成亲之后,两人是如胶似漆,一刻都舍不得分开,这么冷的天,黎瑜安硬是每天都送辛知上下班,两个人的黏糊程度,一点儿都不输给黎荞和陶竹刚成亲那会儿。 此时,看黎荞过来了,黎瑜安下了马车,他整个人裹的圆滚滚的,只露出一张嫩生生的小脸。 “舅舅,明日竹舅舅去善堂吗?辛家收拾了一堆旧衣物出来,明日我打算送过去。” 辛知站在他身旁,也道:“这次是将家里用不着的衣物,包括下人们的都收拾出来了,估计得装二三十辆马车。” “竹哥儿明日应该去善堂的,辛苦你们了。” 黎荞不由带上了笑。 盛鸿说的不错,面临困境,应是上层对底层伸出援助之手。 不少人觉得他傻,但在大盛,和他一样傻的绝对有不少人,不然的话,上辈子时大盛又如何能度过难关? 这样的大盛,值得他付出。 在持续低温了十日之后,气温稍微上升了些。 在这期间,盛京不少人家都如同沈画、辛家那般,将自家用不着的衣物捐了出来。 善堂每日所接受的物资,由零零散散一下子变成了小山。 陶竹将这些物件能卖的都卖掉,好换取更多的普通棉衣棉被,以帮助更多的人。 而且,因为有暨北省的百姓不断赶来,再加上郎方府距离盛京很近,陶竹便将一部分衣物运送到郎方府交由江知府,好让江知府处理之后发给百姓。 江知府今年收购了一些棉花,而且,他是地方官,在郎方府他就是老大,因此,当他收购的棉花发放完毕之后,他便正大光明的将全府的一些富商请到自家府内,让这些富商捐一些用不上的衣物。 明总督亦是如此。 明总督更是老大,他也干惯了这种事,此时做起来驾轻就熟。 他又没有中饱私囊,他募捐来的每一分钱,他都用在了百姓身上,他每次干了这种事儿之后他都会如实写在折子里上报给盛鸿。 现在,百姓面临困境,他募捐起来更是底气十足。 而且,他也记着这些富商的好,今后这些人若是遇见什么不公之事,他自然会帮一把。 说起来,他这是行善,他这是给富商们一个接近他的机会。 其实那些富商巴不得捐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