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黎荞挣钱,黎瑜宁出嫁,可跳 郑浅浅生了,蝗灾来了-《独宠夫郎》


    第(1/3)页

    若蝗灾真的无法避免,  那黎荞能做的就是好好种庄稼。

    盛京地区和暨北省落了场春雪,大大缓解了干旱情况。

    他在暨北省的十九万亩耕地这下子都不用灌溉了,省了佃农好一番力气。

    这十九万亩耕地,  一半种了小麦、土豆等主粮,一半种了棉花、大豆。

    棉花自不必说,与其买别人的,肯定不如自己种。

    至于大豆,听说蝗虫不喜大豆,  他种一些亲自试验一下。

    另外,他在暨北省的水利工程正稳步进行中,  他工钱给的高,  银子到位了,愿意干活的工人就多,再加上地方官也不敢怠慢,  因此工程进度挺喜人的。

    与此同时,  他又抽调了一批学馆里的木工学生,让这些学生抓紧时间赶自行车的订单。

    若今年的蝗灾真的波及到三省,  让这三省的很多地区颗粒无收,那他除了种好自己的庄稼,还有一法就是买粮。

    买粮需要银子,  自行车这个大杀器,  他得好好利用一番。

    这三个月来,  自行车的热度一直没下去,订单一直在增加。这是个新奇玩意儿,  全大盛独他一份,  这么大的市场,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自然填不满。

    更何况他还推出了儿童自行车。

    相比较成人的二八大杠,儿童自行车花样就多了。

    有两轮的,有三轮的,有四轮的,有的前面有篮筐,有的后边有载物的筐子。

    有的脚蹬子在车子中间,有的脚蹬子在前轮。

    有的还能载人。

    总之,儿童市场同样很广,他瞄准这个群体,一口气推出了十多款自行车。

    这下子可在盛京的儿童圈子里炸了锅。

    买的起的,整日在大街上溜达,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更多的是好玩。

    这可太好玩了,比滑板车都好玩。

    买不起的,就一脸羡慕的看着别人骑着玩。

    儿童自行车根据款式,价格在五十八两——二百九十九两之间,相比较成人自行车的高价,这个价格真的超级良心,一般的小富之家也买得起。

    这么一个赚钱机器,当然要抓紧时间狠狠挣一波。

    其实,以大盛现有的粮食存量来说,扛过这波天灾不算困难。

    因为大盛百姓有囤粮的习惯。

    这个时空太容易碰见灾荒年了,虽然盛钧盛鸿父子俩都是明君,但大盛建立不过几十年,现在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是从战乱年代过来的,经历过战乱,怎会不爱囤粮?

    粮食甭管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太平盛世都是硬通货,家中存着粮食比存着银子都令人心安。

    而且此时交通、商业不发达,不跟黎荞上辈子似的哪怕本地超市的粮食被抢完了,也能从网上购买。

    在大盛,本地粮食被抢光了,富人贵人还有能力去外地,但普通小百姓哪有这个能力?

    除非一帮人聚集起来当流民。

    因此,囤粮一事刻在大盛人的骨子里,上至顶级勋贵,下至普通小百姓,有能力囤粮食的都会在家中囤一些粮食。

    心中有粮才会不慌。

    当然,普通小百姓囤粮是为了自己,但那些富人贵人囤粮就不一定是为了他们自己了。

    一些黑心的,就爱在灾荒年卖高价粮食。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大盛整体是不缺粮食的。

    既然人们手中有粮,那黎荞能做的便是使劲搂银子,这么一来,即便灾年粮食价格上涨,那他也有能力购粮。

    黎粮这么猖狂、肆无忌惮的搂银子,让不少人羡慕坏了。

    就连庄文都说黎荞来钱的速度比工部的铸钱工匠都厉害。

    不过,没了三皇子、五皇子这种刺头,大家也就是嘴巴上玩笑一下。

    没办法,谁让现在盛鸿护着黎荞呢。

    而且,黎荞也没和那些老牌勋贵争利,黎荞是新开辟了市场,这些勋贵的子孙就想要自行车,他们能怎么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