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黎荞拒绝奖赏,西山省官员的升降 一半是琐事-《独宠夫郎》


    第(1/3)页

    “西山省的结果出了,  但原河省和东山省只调查了一半,这次调查范围比较广,圣上准备一起公布最后的调查结果。”

    黎荞摇了摇头说道,  毕竟波及到三个省,而且盛鸿连各村村长的反应都要知晓。

    这是个慢活儿,短时间内出不了结果。

    不过,将口中的西瓜咽下去之后,他又道:“圣上说这次多亏了咱家的铺子,  虽然开铺子是为了咱们自家的生意,但现在意外灭了不少蝗虫,  圣上说打算赏我点儿东西。”

    “但还没想好具体赏什么,  他问我还想不要要田地。”

    “那你是怎么回的?”

    陶竹好奇。

    “我说这次我没立功。吃蝗虫的那些鸡鸭又不是咱们家的,那是百姓们养的,我怎么好觍着脸说自己有功劳?”

    黎荞说罢抬起眼皮看向陶竹:“你说是不是?”

    “是。”陶竹笑着点了点头:“那是乡亲们的功劳,  和咱没关系。咱们的鸭货铺子、炸鸡铺子平日里已经日进斗金了,  哪里还好意思领这份赏。”

    “所以我就和圣上说这次不用赏我什么,毕竟国库空虚,  圣上此次也是大出血。”

    黎荞几口将自己的那半西瓜吃完了,然后拿过陶竹的那一半继续吃了起来。

    一开始得知此次的特大蝗灾被灭时,盛鸿真的挺高兴,  只要蝗虫没有集结成群继续肆无忌惮的啃噬庄稼,  那此次虽然波及到了三个省,  但损失也能承受。

    于是盛鸿就想赏黎荞东西,觉得因为黎荞而养的那些鸡鸭实实在在出了大力气。

    但黎荞不这样想。

    那些鸡鸭又不是他亲自养的,  他也不是没在这方面赚钱,  他靠着鸭货铺子炸鸡铺子日入上千两银子呢。

    并且,  按照高志远所写,  上辈子的六皇子死在了边城。

    由此可见今年冬天胡人的进攻非常猛烈。

    他得想办法给盛鸿提醒,让盛鸿往边城增兵。

    兵马一动,那粮草、抚恤金、武器什么的就也得跟着动,到时候肯定是一大笔开支。

    所以他推拒了盛鸿的好意。

    陶竹亦是这么想的:“没错,这次蝗灾波及的范围太广了,苦的是受灾的百姓和圣上,咱们真的没做什么。”

    想起三柳村的情况,他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三柳村的乡亲们不仅要忙着处理蝗虫,还得补种庄稼、灌溉,一个人恨不能当做三个人用。

    私塾放了大半个月的假,好让学生们帮着家里干活。

    就连黎稻赵二妞这对近几年来专心当地主老爷、太太的夫妇,也下地忙着补种去了。

    远在微青县的黎谷,虽然心疼的滴血,但微青县的秋收开始了,他得盯着,因此没办法回家看看。

    另外,王桂花也是唉声叹气了好多天,也就在几个孩子跟前才有笑脸。

    黎粮在北湖省还没回来,若是黎粮在,那肯定是可惜的饭都吃不下了。

    三柳村的百姓都这样了,更别说是其他地区的百姓了。

    “对了,大嫂今日回来,问我要不要给城北的红薯作坊招点人手做粉条。平城那边从外府购买红薯需要时间,她想着要不要在平城的粉条运送过来前,她做一些粉条拿出去售卖。”

    想起此事,陶竹又开了口。

    “嗯?”黎荞闻言抬眸,有些惊讶:“时间上也差不了多久吧?”

    “对,其实差不了几日。但咱们庄子上的一些佃户,想在冬日农闲时进红薯作坊打零工,大嫂经常去庄子里,和咱家很多佃户都熟悉了,知道这些人家家中日子困难,大嫂便想帮帮他们。”

    “而且,蝗灾经过河西府的消息刚传到盛京,一些酒楼、饭馆的掌柜就找上她,说若是今年平城那边的粉条供应不上,那希望她能多招些人手将城北那个作坊扩大一些。再加上她也有点心疼老家那边的损失,几个原因综合下来,她就有一些意动。”

    “她说不和老家的乡亲们抢生意,等平城的粉条运送过来,那她立马停止售卖。”

    陶竹解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