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陶竹站在路旁, 看黎荞的马车被淹没在车队之中消失不见,但他没有走,一直到车队末尾的那辆牛车变成一个黑点, 他这才收回了视线。 抿下了唇,他低头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然后红着眼眶有点失魂落魄的进了城。 要一个月见不着黎荞…… 回到马车中,他依靠着车厢,双手紧紧攥着身上的披风,在寒风中站立了太久, 他有些冷。 片刻之后,察觉到这样还是有些冷, 他便扯了扯身后披风上的帽子, 准备把帽子带上。 他可不能冻出病来,昨晚黎荞一再的叮嘱他让他照顾好自己,他可不能让黎荞在外还放不下心。 但是, 帽子一扯动, 轻微的重量感传来。 嗯? 他有些意外,帽子里有东西吗? 不应该啊。 他坐着马车来城门口时是带着帽子的, 当时帽子里什么都没有。 他扭过头,左手将披风帽子扯到了肩膀上,右手伸到了帽子中。 冰凉的触感传来, 凉的他不由颤了一下, 他更惊讶了, 他这是摸到冰块了吗? 他帽子里什么时候有一个冰块? 刚才他怎么一直没发觉? 是全部思绪都在黎荞身上吗? 想到黎荞,他有些失神, 愣了足足十多秒才意识到他的手还在抓着一个冰块。 轻轻呼了口气, 他将帽子里的冰块拿了出来, 不过, 等看清楚手中的冰块,他不可置信的睁大了水眸。 他手里握着的不是一个冰块,而是两个,这两个冰块只有葡萄大小,而且冻的并不彻底,表层是冰,里面是水,水还在晃动。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冰块一个是陶字,一个竹字。 冰块的形状是他的名字:陶竹! 这是黎荞放进去给他的小惊喜吗? 可在来城门口的路上他是戴着帽子的,当时帽子里绝对不可能有这两个小冰块。 不然他一定能发现的! 所以,这是什么情况…… 当然,他知道这一定和黎荞有关。 除了黎荞,没有人会这么逗他。 可黎荞是怎么把这两个冰块放在他帽子里的,在这一刻之前,他完全没发现这两个冰块。 而且,两个冰块分明是刚刚冻上的,随着他手的晃动,冰块里的水也在晃动…… 垂眸盯着手中的冰块看了好一会儿,一直到手被冰的生疼了,他这才把冰块放到了膝盖上。 马车很快就到了家门口,黎学请他下马车,他盯着冰块看了看,又放回到了帽子里。 若是放在怀里,这冰块肯定要融化的。 今日气温虽然低,但一路回来,冰块里的水一直在晃动,还没彻底冻上。 等进了院子,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正领着黎二宝和橘哥儿玩滑板车。 黎二宝和橘哥儿年纪小,对滑板车还处在新鲜阶段,三个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的哥哥便领着他们俩在前院玩。 看他回来了,几个小家伙丢了滑板车朝着他冲来,抱着他的大腿问见着黎荞了没。 他挨个揉了揉他们的小脑袋,一一回答,他见着黎荞了,他还得了一个黎荞送给他的小礼物呢。 当然,最后这句他是在心里说的。 让几个小家伙继续玩,他回了自己房间,拿了一根棉线,他将两个冰块串在一起,然后搬出人字形梯子,将小冰块挂在了廊下的灯笼上。 屋子里温度太高,会让这两个精巧的小冰块融化,不能挂在屋子里。 挂好之后,他站在廊下,仰头盯着两个小冰块仔细打量。 恰好一阵风吹来,小冰块随风飘动,碰撞在一起,叮叮作响。 他眉间顿时闪过忧虑。 若是碰见了大风,两个小冰块撞一起,会不会撞的缺胳膊少腿? 毕竟这两个小冰块太精致了,一笔一划又清晰又迷你,很脆弱的。 越想越担忧,他又上了人字形梯子,将两个小冰块摘了下来。 最近天气冷,西跨院那边池塘里的冰一直未融化,但过几天就说不定了,因此,这两个小冰块还是别放在屋外了。 但也不适合放在暖房。 他拿着两个小冰块去了家里的冰窖。 还是放在冰窖最合适,这样等黎荞从边城回来都不会化掉。 从冰窖里出来,他回了房间,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他翻出一个空白的册子,然后开始磨墨。 黎荞让他每天都写日记,把他每日都做了什么详细写下来,他今日光是为了这两个小冰块就耗了不少神。 这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把两个小冰块放入他帽子里的? 而且,这几日黎荞只要在家,他就和黎荞形影不离,黎荞是什么时候做这两个小冰块的? 陶竹一颗心在为了小冰块甜蜜,此时坐在马车中的黎荞,掌心也有两个小冰块,不过,他这两个小冰块是他的名字: 黎荞。 既然决定要在回来之后找个合适的时机将异能之事告诉给陶竹,那首先得让陶竹感受一下异能的神奇。 于是刚刚趁着所有人不注意,他操控水珠在陶竹身后组成了陶竹两字。 今日天气冷,这两个字很快就上冻了。 上冻之后,他操控着两个小冰块沿着陶竹身上的披风,悄悄潜入了陶竹的帽子。 陶竹一颗心全在他身上,根本没发现这点儿小异样。 这会儿陶竹应该正在奇怪这两个小冰块从何而来吧? 有这两个小冰块为媒介,他坦白时比较好开口。 盯着掌心的黎荞两字看了一会儿,他将这两个小冰块也放到了自己帽子里。 他并不怕帽子将冰块捂化,因为他现在是用异能操控着这两个字。 腊月底的时候,他异能由六级升到了七级。 一级异能时,他不能操控自然界的水。 捉鱼时还得靠着他自己凝出来的泡泡去偷袭河里的鱼儿。 二级异能时,他能操控自然界的水,但这个是有范围的,当时他只能操控方圆十五米内的自然界的水。 三级异能时,他能操控方圆三十米内的自然界的水,同时能调动身体里从自然界吸收的能量,可控制这些能量在体内游走,消除疲劳。 四级时,方圆六十米内的自然界的水,他都能随意调动。 异能升到五级之后,方圆六十米变成了一百二十米,并且掌控了新技能:他可以从一切含水的物体中抽取水分。 同时,攻击速度、范围、持久度等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一级异能时,他能听到方圆十五米范围内普通人听不到的细微声音。 每升一级,这个数字就会翻倍。 到五级时,他能听到方圆二百四十米范围内的各种声音。 但到了六级,这个数字开始翻三倍,也就是变成了方圆七百二十米。 现在他的异能是七级,他能听到方圆两千一百六十米范围内的各种声音。 当然,虽是异能者,但说到底还是人。 在这个范围内,他听力比普通人好上很多,但也没神奇到能听到两千米内的所有声响,比如说两千米外老鼠洞内的声响,这种就太细微了,他听不到。 不然他早就被折磨的无法正常入眠了。 伴随着听力范围的扩大,他的水珠所能到达的范围也扩大,与听力范围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以他为中心,方圆两千米内,他的水珠可自由行动,哪里都去得。 至于他现在所能操控的自然界水的范围,比水珠稍逊一些,因为这个能力并没有随着升级而翻三倍,依旧是两倍两倍的翻。 现在,在他方圆四百八十米范围内的自然界的水,他都可随意操控。 这个范围与他自己凝出来的水珠相比,着实差的有些多,因此,他平日里更爱动用他自己凝出来的水珠。 而且,他的水珠不管去哪里,他都能模糊感知到那里的大概情况。 他有这么神奇的异能,而且现在气温不高,方便他行事。 此次边城之行,他一定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为大盛做些什么,以战止戈,只有将胡人给杀绝望了,那才能防止更多的将士受伤甚至是丢掉性命。 去年刚进入腊月时气温猛的下降了一波,但到了腊月底,气温明显上升了一些,没有那种即便躲屋子里也冷到骨头缝里的奇寒了。 但天气依旧挺冷的,家中池塘里的冰一直没化,盛京城外那些大河、沟渠、池塘里的冰也没化。 黎小睿整日嚷嚷着要出去滑冰,当然,这个要求被他否了。 他整日忙忙碌碌,不可能亲自带着他们几个小娃娃去城外滑冰。 但其他人带着他们几个去,他是一百个不放心。 他宁愿多下几场雪,让黎小睿几个在家门口滑雪打雪仗玩雪橇也不愿意他们去滑冰。 说起来,今天冬天着实下了几场大雪,去年这时候农人已经在辛苦的浇灌麦子了,但今年农人还在家中过年。 他一路行来,水泥路两边的农田中只有刚冒出地面的翠绿麦苗,偶尔能看到几个正在挖野菜的农人。 但灌溉的,一个都没有。 这个冬天,老天爷仁慈了一回。 很快到了中午,但车队没有停下,运了这么多活物,要尽可能快的赶路,不然光是每日的喂食就让人很头大。 下午,为了尽快赶到驿站,避免露宿野外,车队的速度明显提升了不少。 就这样走走停停,当第四日中午时,车队终于到达了长城地界。 这里有一个名叫关堡的军事重城,原本有三万驻军,现在被调去了边城两万,只余下了一万人驻守。 现在边城全城戒严,关堡虽然还没达到家家户户闭门不出的程度,但凡是途径关堡的任何人和车,都要受到严格的盘查。 黎荞哪怕是盛鸿的钦差,也在关堡耽搁了一个多时辰,守城的将士放行之后,车队继续北上。 走了不足十里地,长城便到了。 和黎荞记忆中的那个古老建筑差不多,他出了马车,坐在车辕上抬头四顾,细细感受这个防御工事的伟大。 不只是他,车队里的差役、包括近卫队的队员,都忍不住抬眼打量眼前这个堪称奇迹的宏伟建筑。 城墙之上,有士兵在迎着呼呼的寒风站岗。 很快,有一身穿银色铠甲的小将策马而来,这是长城大敬门的守将,想过长城,依旧得经过严密的检查。 这位身穿银色铠甲的小将名叫齐爽,只是六品小官,大盛虽然没有明显的重文轻武,但武官的待遇、官职着实比不上文官。 大敬门守将才是区区六品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