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盛鸿的决定-《独宠夫郎》


    第(3/3)页

    盛钧对于盛鸿的宅属性也很无奈。

    当了十几年皇帝了,竟是一次都不出去游玩,这皇帝当的真亏!

    “等再过几年立了太子,那儿子就随您出京。”

    盛鸿对大运河真的挺心动的。

    他不爱出京有一部分原因是路途颠簸,而且还慢,很多时候都是在枯燥的赶路,与其这般浪费时间,他还不如待在宫里看看折子,好了解各地的新鲜事儿。

    可大运河是他的执念。

    是他盼了十年的大工程。

    如今终于竣工,那他肯定要乘船玩一玩的。

    父子俩人说起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越说兴致越高,一直到夜深盛鸿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来时的难受已经散了不少,他脚步欢快了些。

    罢了,事已至此,他今后多多补偿煦儿好了。

    六皇子不知道盛鸿已经暗暗下了决定,他得了盛鸿的保证,立马派人四处宣扬这一消息。

    他虽然废了一条手臂,但他依旧可以争夺皇位哦。

    而且,他开始上朝,不继续待在府内静养了。

    他这一举动,令所有朝臣大感意外,四皇子还亲自跑去找盛鸿确认此事。

    得了盛鸿的准话,四皇子顿时松了口气。

    前些日子,朝臣几乎都要在他和大皇子中间二选一了,那种万众瞩目,其实压力挺大的。

    现在六皇子又强势回归,挺好的,朝臣在他身上的注意力肯定会减少。

    当皇帝不容易哇!

    七皇子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当初他带着自家的大夫去六皇子府时,他这六哥情绪稳定,还能与他谈笑风生,这说明他这六哥并没有放弃帝位。

    而他父皇又是个心软的。

    只要他的好六哥哭一哭,求一求,那他父皇铁定心软。

    事实也是如此。

    七皇子暂时把此事搁到了一旁,漕运总督,这个位置他不感兴趣。

    但他想把孟月塞过去。

    孟月好歹是进士,寒窗苦读多年,做官之后却只是整日待在刑部看守罪犯,这太屈才了。

    况且,孟月的俸银只有九十两。

    其中一半都花在了他身上,每每听到孟家人催婚的消息,他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

    他是看不到他和孟月的未来的。

    而孟月又铁了心认准了他,这种情况下,他肯定要拉孟月一把。

    至少,孟月的官职升上去之后,孟家可以置办一个宽敞的宅院,不必再跟现在一般苦巴巴的挤在一个小院子里。

    孟月也能将老家的子侄接过来,一家子都留在盛京……

    七皇子心中有了想法,便经常找盛鸿打探此事。

    大运河马上要试航了,相应的官职、办公场所也该安排上了。

    三月初,黎小兰和江懋的亲事如期举行。

    江知府以及江家一众亲眷都来了盛京,黎小兰的十里红妆又让盛京众人津津乐道了好几日。

    黎荞对待侄女可真是上心哇!

    江懋与黎小兰成亲刚刚一周,盛鸿便给江懋等几个督粮官安排了活计:

    该下去巡视督粮了。

    自打过了年就一直没下雨,得看看暨北省各地的农人有没有好好灌溉田地。

    江懋被分到了郎方府。

    这是江知府的地盘,而且离盛京还近,黎家在郎方府有不少田地。

    黎粮和王桂花大喜。

    他们想随着江懋一块去郎方府看看。

    当然,黎小兰也能跟去。

    不过,此事得先询问黎荞,人家江懋是办正事去了,他们一家三口跟过去,是不是不像话?

    黎荞听了他们的要求,点头同意了。

    盛鸿也没说不许带家眷,只要按时完成盛鸿的任务就成。

    黎粮王桂花是怕黎小兰受委屈,所以想亲眼监督一下,不然的话,以王桂花的性子,才不会巴巴凑过去惹人嫌。

    当然,这夫妻俩也是真的想去自家的田地瞧一瞧。

    不过,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黎荞从皇家物流雇佣了二十个保镖,还让不矜不伐跟了过去。

    与此同时,还将他和陶竹定制的豪华的犹如房车一般的大马车让了出来,好让江懋、黎小兰使用。

    黎小兰肯定要和江懋一起下乡入村,若是赶不及回城,只能露宿野外或者是借助在农人家中,这个大马车可以让黎小兰奔波的旅途舒适一些。

    等江懋和黎小兰黎粮王桂花去了暨北省之后,东胡那边的内斗结束了。

    其他四部果真瓜分了伯尔硕特部。

    盛鸿让黎荞代笔,写了封信送往边城,他让常无常派人将这封信送给胡人。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盛愿意卖给胡人粮食,而且价格不会很贵。

    大盛此举不是真的要挣些银子,而是为了确保双方和平共处。

    因此,他将话讲的很清楚,胡人别指望靠着通商发什么财或者是壮大自身,大盛这边天灾不断,出售的粮食不会太多,只够胡人饿不死而已。

    他劝这四部搞清楚形势,别说是这四部了,就是东胡西胡一起联手,那也攻不破大盛的国门。

    但若真开了战,双方的损失都会很大。

    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坐下来谈一谈恢复通商。

    双方互通有无,以和平的方式度过最近几年的酷寒天气,至于以后,那就各凭本事吧。

    这封信送出去之后,盛鸿翘首以盼,但胡人肯定不会快速回信,对方又不是铁桶一块。

    盛鸿很快被大运河转移了注意力。

    他心心念念十年的大工程,终于竣工了,更关键的是,没有劳民伤财,没有搞的百姓怨声载道。

    这是壮举!

    是必须载入史册的壮举!

    但相应的官员,都该安排谁呢……

    漕运总督一职是个肥差,按照他的想法,黎荞最合适。

    但他准备把总督府设在江南,黎荞可不能常驻江南。

    六皇子忙着让西闪省的贫苦百姓迁移到宜居之地,但他也盯上了漕运。

    他的母家许家有着丰富的水运经验,他想为许家人讨个小官,他明白盛鸿厌恶外戚,因此他也没盯着总督之位,他盯的是五六品的低阶官职。

    这日黎荞准点下班,他将自个儿的办公室锁好,然后慢悠悠的出了户部。

    户部门口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孟月。

    孟月眉头紧锁,一脸的苦大仇深。

    他不由快步走了过去。

    “孟兄,怎么了?”

    孟月瞧见他,挤出来一个苦笑:“今晚我去你家喝酒。”

    “好。”黎荞一口应下。

    孟月是个藏不住的,一坐上黎家的马车,立马向黎荞大倒苦水。

    七皇子想向圣上举荐他,让他出任大运河的巡漕御史一职!

    巡漕巡漕,顾名思义,这是要经常出差的,一年当中有半年都得在大运河上。

    哪怕这是个从五品官,那他也不愿意。

    他不想离开刑部。

    可七皇子却觉得他对他家人不负责,痛骂了他一顿,不许他再去七皇子府。

    在刑部见着他时,也是横眉冷对,与他搞起了冷战。

    他心里苦啊!

    他今日特意来找黎荞,就是希望黎荞出面劝一劝七皇子,当然了,他不能讲出真实的缘由。

    他借口御史这职位太遭人恨,他也没什么背景,万一在外面巡视时被人噶掉了,那他得亏死。

    黎荞万万没想到七皇子有此决定,他惊讶之后,答应了下来。

    他挺关心两人的未来,现在七皇子非得让孟月离京,该不会是厌了孟月吧?

    黎荞和陶竹挑了个时间,特意去七皇子府走了一趟。

    七皇子搬出来的理由让他们夫夫无法反驳,孟月身为进士,哪能一直待在刑部虚度光阴?

    看看同一届的老乡,黎荞不必说了,但徐瑛早早就是五品官了,庄文虽然也没升官,但庄文那是年纪大了,都五十多快六十岁了。

    孟月要和庄文比么?

    大丈夫男子汉,得有雄心壮志。

    他看不上没出息的下属。

    至于怕被人噶掉一事,这个好解决,孟月可以雇佣皇家物流的保镖。

    七皇子铁了心要让孟月离京,黎荞和陶竹毫无办法,但看七皇子这反应,肯定不是腻了厌了孟月。

    七皇子这是想用异地让两人都冷静冷静?

    陶竹觉得他们俩猜对了,但这话可不能明着告诉孟月,黎荞劝孟月想开些。

    先把官职升上去,拿的俸禄高了,让自家人过上好日子了,那再说其他。

    反正一时间看不到与七皇子的未来,那不如先补偿家人。

    孟月始终不肯成亲,俸禄又不高,这着实对不住孟家人。

    被黎荞这一通劝,孟月心里更苦了,纠结了多日,他最终应了下来。

    罢了,他既然无法为孟家传宗接代,那就先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吧。

    与此同时,胡人那边的回信了。

    胡人愿意坐下来与大盛和谈,但前提是大盛这边肯让利。

    胡人觉得他们地盘的物产不如大盛丰富,他们能出售的物件太少,为了确保他们的公平,大盛应该让着他们一些。

    若是大盛肯答应这一点儿,那双方可以坐下来谈。

    若是大盛不肯答应,那就没必要谈了。

    胡人这条件让朝中众臣分为了两派。

    一派觉得不应该惯着胡人,真是蹬鼻子上脸!

    一派则觉得可以让利,胡人讲的也是事实,若是做生意,肯定是大盛这边占便宜。

    和大盛边关的和平比起来,一点点利益又算什么呢?

    况且,之前盛鸿也明说了,大盛不指望恢复通商之后能挣钱,只是想用这种手段维护和平罢了。

    六皇子自告奋勇,想前去和胡人商谈。

    他觉得大盛可以让利,但不能让太多,免得失了大国威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