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建孤儿院和免费私塾,全篇琐事,可跳-《独宠夫郎》


    第(1/3)页

    成功约上了小皇孙,  三个小家伙儿很开心,虽然大皇子规定小皇孙每隔七日才能和他们出去玩一次,但这个七日是和黎荞的休沐错开的,  等于说他们仨一周之内能去大运河上玩两次。

    爽!

    这脑筋动的值!

    大皇子太善解人意啦~

    盛时毓也没想到他爹爹竟然会允许他去溜冰,高兴之后,不由细细琢磨他爹爹的用意。

    这可不像是他爹爹的作风啊。

    之前他想参加自行车比赛,他爹爹都不情愿呢。

    等他拿下自行车比赛的头名之后,他爹爹对他的要求比从前更严格,  上午读书下午习武,半个月才能休息一日。

    可现在竟然允许他和黎大人家的三个弟弟去溜冰?

    身为皇室子弟,  虽然只有九岁,  但已经懂不少事了,他很快就猜到了缘由。

    但又有些不敢置信。

    悄悄的问了他娘亲,但他娘亲只叮嘱他好好玩,  难得的机会,  别想一些有的没的。

    没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他心中已有了答案。

    肯定如他猜想的那般。

    这……

    想到小云帆梳着包包头摇头晃脑的小模样,  他不由握紧了小拳头,很努力的绷住嘴角,不让嘴角翘起愉快的小弧度。

    云帆弟弟的确超可爱超鲜活~

    小脸蛋看上去超好捏!

    他之前没滑过冰,  他得好好练习一下,  可不能在云帆弟弟面前出丑。

    当几个小家伙的注意力都在滑冰上时,黎荞则是认认真真的搞起了书法大赛。

    他对小云帆的要求是在文武兼备的基础上掌握种植、医药、打猎等技能。

    因此,  他首先举办的是书法大赛。

    书法这门艺术虽需要天赋,  但也要下苦工,  字写的好的,那必然是在人后付出汗水了的。

    这种无法靠投机取巧得来的成果,  很能检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所以在自行车比赛之后,他举办的第一场大赛是书法比试。

    甭管什么身份,只要字写的好,那都可以参加。

    至于年龄,只要在七岁--十四岁之间,那也都可以参加。

    考虑到辛知这种社畜盯上初中生的特例,他把年龄放宽了不少,他不介意小云帆的夫君比小云帆年长几岁。

    奖品不算丰厚,但也挺有吸引力,第一名是二百两银子+一年的黎家铺子六折会员卡+最新款自行车一辆。

    第二名是一百两银子+一年的黎家铺子六九折会员卡+最新款自行车一辆。

    第三名是五十两银子+一年的黎家铺子七五折会员卡+最新款自行车一辆。

    自行车虽然问世两年多了,但火爆程度依旧,现在大街上马车和自行车的比例差不多达到五比一了。

    相比较慢吞吞的马车,自行车不仅快,还拉风,很能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

    所以黎荞将最新款自行车拿出来当奖品,绝对诚意十足。

    至于一年期限的会员卡,其实也很有吸引力。

    黎家铺子这么些年来并没有搞会员卡打折的活动,只有亲朋好友过去消费时有一个六九折的亲情价,比如说庄家、徐瑛沈画、孟月七皇子等人。

    普罗大众是享受不到这种优惠的。

    这种折扣,对于辛家这样的富贵人家而言不算什么。

    但即便是盛京,如辛家一般富贵的人家又有几户呢?

    哪怕是七五折,一年下来也能省下不少银子呢。

    因此书法比赛的告示一贴出来,立马就在盛京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不收取任何报名费,而奖品又那么丰厚,那就试试呗。

    万一天上掉馅饼闯入前三名了呢。

    黎小睿黎云帆黎长风三个小家伙也踊跃报名,虽然黎云帆黎长风的年纪达不到参赛要求,但这场比赛的最终解释权归黎荞所有,黎荞说他们能参加,那他们就能参加。

    不过,公平起见,他们只参赛,成绩不计入排名,免得占用其他参赛者的名额。

    盛时毓得知这个比赛,也积极报名。

    这可是出名的好机会。

    而且,此次比赛分为两个年龄段,七岁--十岁,十岁--十四岁。

    他若是对上十四岁的少年,那他没信心一定能获胜,可对上他的同龄人,他有信心拿下第一名。

    他皇爷爷喜好书法,他爹爹自小便逼着他练字,从他六岁起,他送给他皇爷爷的寿辰礼物便是他的书法作品。

    他皇爷爷每次都会夸他!

    盛时毓猜想的不错,此次的书法比赛,他的确拿了少儿组的第一名,虽然黎长风黎云帆黎小睿也挺优秀,但他们仨在书法上下的苦工,远远比不上苦攻这一项的盛时毓。

    再加上他们仨年纪小,所以少儿组的第一名被盛时毓收入囊中。

    不过,令黎荞惊讶的是,哪怕是把盛时毓的作品放在十岁--十四岁这个年龄段,那也能拿下第一。

    不愧是大皇子认真教导出来的夺位筹码,的确够出众。

    比赛结果出来之后,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仔细品鉴了盛时毓的作品,然后都心服口服。

    仨人还特意跑到大皇子府,想请盛时毓去黎家铺子大吃一顿,好热热闹闹的庆祝这件喜事。

    大皇子欣然应允。

    必要的社交嘛,很正常。

    他这么出众的儿子,不该藏着掖着,该出去长脸时,那必然要在大众跟前刷刷存在感。

    盛时毓再次收到邀约,又惊讶又兴奋。

    从前他出府参加宴席,要么是入宫,要么是去叔伯叔公家中,这种去酒楼的,他是第一次!

    他认真给三个弟弟准备了小礼物,谢谢三位弟弟,带给他这么新奇的体验!

    于是四个小家伙在黎家火锅铺子开了个包厢,各种菜品摆满了桌子,还有儿童豆奶以及其他饮品。

    热热闹闹的从中午吃到了半晌,这才开开心心的回府。

    这期间,陶竹全程陪同。

    不过,他不进入包厢,只待在外边。

    身为合格的家长,得给孩子们留一定的私人空间,不能事事都掺和。

    虽然有些意外小皇孙的优秀,但是,听着包厢里小云帆豪气十足的“来来来,干了这一杯”的喊声,他不由满头黑线。

    就他家云帆这跟男孩子一样的性子,小皇孙会喜欢么?

    别说是小皇孙了,就是其他贵人家的孩子,八成也不喜欢……

    看看黎小兰黎瑜宁黎小山黎二山等人就知道了,虽然也有勋贵人家来说亲,但都是出于利益,等双方真的坐下来相亲了,对方或多或少都会对黎家这几个孩子流露出不喜和鄙夷。

    他的小云帆若是性子不改,将来肯定也要遭嫌弃。

    待将小皇孙送回大皇子府,他带着三个小家伙回家,到家没一会儿,黎荞回来了。

    今天黎荞稍稍加了一会儿班,因为七皇子大皇子四皇子准备效仿六皇子,在各自所抽中的省份、码头所属地开学馆,两个人在下班前找去了户部,拉着他询问经验。

    这一耽搁,他下班就晚了。

    此时天已经快黑了,晚饭还没准备好,他便进了书房。

    四皇子和七皇子的财力不如他和六皇子雄厚,两人听了他的经验之后,觉得承担不起这么大的开销,便想着与其再开专门的工匠、铁匠学馆以及医学馆,不如开几家免费私塾。

    他和六皇子的学馆说是学馆,其实是工匠、铁匠馆,真正选择走科举之路的学生很少。

    现在是各地都在大修水利工程,所以需要大量的水车,可一辆水车能使用许久,等将来水车饱和了,那他和六皇子培养出的工匠、铁匠是不是就要失业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开一些专供贫苦人家的免费私塾。

    这种免费私塾不管饭,不管住宿,也不收束脩费,贫苦人家的孩子自愿入学学习。

    若是进私塾学习,那也不强求学生交出多好的成绩,一切都看学生本人。

    七皇子、四皇子此举,不是为了培养贫苦人家的孩子走科举之路,而是为了扫盲。

    穷人家的孩子若是识得几个字,那说不定就能改变命运,出去做工时肯定比不识字的有竞争力。

    当时他听完七皇子和四皇子的话,大力赞同。

    扫盲,这一项也在他的人生计划之内。

    但此前他一直没来得及去实施,现在四皇子和七皇子提出了这一点儿,那他得跟上。

    嗯……就先在整个原河省和微青县、彭县安排上。

    正埋头写着计划,外面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书房门被轻柔的力道推开,陶竹走了进来。

    “快吃晚饭啦,要不等晚饭后再写?”陶竹几步来到了书桌后,站到了他□□,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腿上坐了下来。

    “行。”黎荞一手抱住了怀里人,另外一手放下了毛笔,他笑眯眯的问:“今天三个小家伙宴请小皇孙顺利吗?”

    “顺利,怎会不顺利?在咱自家的地盘上,云帆可着劲的撒欢,都要和小皇孙称兄道弟了。”

    陶竹说着将脑袋搁在了黎荞肩上,他有些无奈:“就云帆的性子,我怕将来富贵人家的子弟嫌他,所以我琢磨着,要不咱们给他养个童养夫?”

    “啊?”黎荞惊讶,侧头看着陶竹的侧脸,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鼻尖,而后问道:“谁家的孩子愿意到咱家来当童养夫?”

    “我指的是咱们可以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好好教导他们,等长大成人,那必然不差。”

    “咱们又不求云帆嫁给皇亲国戚,甭管是什么身份,云帆自个儿喜欢就成。”

    陶竹说着坐直了身子看向他:“你说是不是?”

    望着陶竹脸上的认真,黎荞重重点头:“你说的对。我正好打算借免费私塾的机会,办一个孤儿院。”

    现在盛鸿不但不猜疑他,还大力支持他行善事,那孤儿院可以安排上了。

    “孤儿院?”

    陶竹惊讶。

    “是,我想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

    “……这很有必要。”

    陶竹抿紧了唇,由侧坐在黎荞腿上改为跨坐在黎荞腿上,他抱紧了黎荞。

    他已经知道黎荞上辈子的所有经历,他很感谢那个孤儿院给幼年黎荞一个能容身的场所。

    现在黎荞要为大盛的孤儿提供住所,他很支持。

    “都过去了,甭心疼我了。”

    黎荞笑着拍了拍他的背:“来来来,咱们商议一下,给孤儿院的食宿规格定一个标准。”

    “就按照学馆的标准来。”陶竹不动,还是紧紧抱着黎荞,这种事还需要商议吗?

    有学馆的经验在前呢。

    “我觉得应该再降低一些标准。”

    “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