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黎荞升官-《独宠夫郎》


    第(1/3)页

    阳春三月,  虽然天气不暖和,站在室外还需要穿着袄子,但大运河里的冰已经化掉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盛鸿率领一众人踏上了南巡的路。

    盛鸿的龙舟高四层,长四十余米,最顶层是盛鸿的寝殿,中间两层一层是盛鸿的办公区,用来处理日常政务,  召朝臣议事。

    一层则是黎荞陶竹以及部分近卫的居所。

    最下层住着宫女太监和部分近卫。

    皇子、后宫众人的船只比盛鸿的龙舟略小一点儿,但也有三十多米长,  四层高。

    朝臣勋贵的船只也有三十米长,  高三层,布置得富丽堂皇,足以配得上这些人的身份。

    在众人的劝说之下,  盛鸿终于愿意多带一些禁军了。

    除了位于船上的三千禁军,  还有七千禁军骑着马儿,沿大运河两岸随船队日夜前行。

    一是负责船队的安全,  二是随时向前方码头传递消息,好让前方码头所属地的地方官准备迎驾亦或者是准备船队所需的物资。

    当然,这些物资盛鸿都是掏钱购买,  出发之前,  盛鸿特意给沿岸所有码头所属地的官员下了命令,切不可剥削百姓以讨他欢心。

    不然的话,  他定要重罚。

    船队浩浩荡荡,  绵延几十里,  龙旗猎猎,帆樯如林,  在嘹亮雄浑的号角声中,盛鸿的龙舟顶着蓝盈盈的天,破开清凌凌的河水,正式启航。

    盛鸿背着手站在甲板上,哪怕迎面扑来的是微冷的春风,他嘴角也含着笑。

    终于要出远门了!

    在盛鸿身后是皇子、黎荞和几位大学士,他们眺望着两岸遍地的绿色,只觉得心情开阔,世间诸多纷扰皆可抛至脑后。

    陶竹带着三个小家伙站在船舷旁,被微风吹的不由眯起了水眸,身为黎荞的夫郎,在外他一向端方持重,但三个小家伙儿就没顾虑了,他们趴在船舷上去瞧运河中的水。

    这三个小家伙儿在登船前因为和郑浅浅黎大山黎粮等人告别而哭了鼻子,这会儿他们被航行中的龙舟吸引了注意力,恢复了平日里的活泼。

    不过,景色有些单调。

    因为他们之前乘着家里的画舫,看过很多次运河的水。

    若是此刻待在自家的画舫,那他们早把渔网放下去了。

    看完河水,他们看向了两岸。

    岸边围着不少百姓。

    禁军的铁骑也在沿着岸边随着船队前行,哪怕离得远,也能听到急促的马蹄声。

    他们很快就将小脑袋收了回来,然后在他们所住的这一层开始了四处探索。

    他们所在的这一层除了他们一家子,旁的都是近卫队的队员,一眼看过去,全是密密麻麻的舱房。

    也就他们一家子的舱房大一些。

    很快转完了一圈,他们跟着陶竹回到了舱房。

    似乎有点无聊哈,找不到事儿做。

    而且因为是龙舟,他们还不能随意乱跑……

    但三个小家伙儿都很懂事,没说旁的,他们翻出自己的书本,干脆看起书来。

    当然,他们看的是地理志和各种游记。

    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没心情看四书五经。

    盛鸿倒是不无聊,风有些凉,吹多了会头疼,他很快就回到了殿内,兴致勃勃的与几位皇子、大臣说起了接下来的旅途。

    他之前乘船游览过盛京--暨北省这段河道,但因为四皇子、大皇子的码头在暨北省,所以船队要在这两地各停留半日。

    盛鸿要看一看他的第二道题目,给这两地带去了怎样的变化。

    谈及这两地的变化,少不得要说起黎荞。

    这两地的百姓能比从前富裕一些,靠的是养殖,现在黎荞做出了香皂,这两地除了鸡鸭之外还得养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