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4-《颐和曼丽》


    第(2/3)页

    岁岁挑一眼柜子前的阐明,“上面写的。”又拍拍她辟谷,“一会儿我们都试试。”

    “滚!”子牛跑了。

    岁岁看她一眼,视线又移回手里的玩意儿身上,笑脸快活,也挺邪气的。

    好咧,

    齐活了,

    真全试了个遍,

    把小子牛折腾的,

    把傲骄岁岁折腾的,

    这里服务是特别好,吃喝不愁,**不愁,两个别扭货撒了欢儿地堕落啊……此后,这里就变成岁岁追的处所,子牛甚至在这里现写,想想也是,多么现成的素材啊。

    好咯,玩疯了总有“心惊胆跳”的时候,有次,他们差点被查黄的逮了!

    小万走后,斤澜低沉了老长时间,最近才振作。

    这天他正在“元许居”听戏,

    智取威虎山,

    杨子荣假装成奶头山惯匪胡彪上威虎山投奔座山雕,献出机密联络图之后,座山雕大喜,封杨子荣为威虎山“九爷”,还特地命八大金刚陪伴九爷到威虎山自办的花寨耍乐。就这段。

    关于这“花寨”,长篇《林海雪原》惜墨如金:“这花寨是安置抢上山的良家妇女的几间木头屋子,专供匪徒们蹂躏糟践。目前还有二十七个民间妇女,被押在花寨里,她们已受了一年多的苦楚了。”

    一为文字,便无足观,要是变成戏,这“花寨”就有点看头了。

    问题是,面对受苦受难的阶级姐妹,身为工农子弟兵的杨子荣,此刻既不能有所为,又不能因无所为而裸露了自己的“共军”身份,急中生智,只见那杨子荣点上一袋烟,再次不紧不慢地施展了独门的“忽悠”工夫,从“花寨”日常所用的香粉、胭脂等化装品谈起,一路忽悠到山西刀削面,再从刀削面忽悠到大马哈鱼。

    老杨问八大金刚,大马哈鱼,知道不?八大金刚答,知道啊。老杨又问,那黑龙江、牡丹江一带的大马哈鱼,是从日本海游过来滴,你们知道不?忽悠至此,虽渐有时尚杂志的味道,但基础靠谱。

    看戏的斤澜对陪伴的玩伴玩笑说,“老杨还可以这样忽悠:在日本,大马哈鱼它不叫大马哈鱼,小鬼子管他叫三文鱼。吃起来,小鬼子们一手托鱼,一手持刀,削成极薄极薄的蝴蝶外形薄片,生生的就飞进了小鬼子的嘴里。哦,小鬼子还有一好,就是把三文鱼做的生鱼片摆在一个光定娘们身上吃,那叫‘女体盛’,知道不?听说昆明那疙瘩就有。我看,今年咱威虎山的‘百鸡宴’,干脆改‘女体盛’得了。”

    斤澜装腔作势的,学得跟戏里还好!

    一桌儿哈哈大笑,这圈儿公子爷各个儿多才多艺,懂得多懂得杂,有的是鬼话呢。

    这时一人进来在一位耳边低说了几句,那人就起了身,“哎,得先走了,九胡同那边有任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