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英美等国现在也是十分需要飞行员,来对抗日军和德军的,所以他们是没有办法抽调大批飞行经验和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前往苏军进行支援的。 而且以斯大林的性格,也是不会允许其它国家将大批的飞行员和作战部队混合到自己的大军之中的,哪怕是他们的共同作战目标是德军也是不会随便同意的。 而且苏军的乌拉尔山脉以东一带的军事工业区,也是在重建之后不断地加快着生产坦克,和飞机,以及成千上万门火炮,以及不计其数的其它武器装备。 当这些武器装备走下生产线之后,就会马上被运输到前线分配到苏军各部队的官兵手上,然后让他们在战斗里面进行使用。 而苏军的坦克部队,和装甲部队等机械化部队的最大功劳者之一,就是担任过红军汽车和装甲坦克部的部长的坦克冰中将雅科夫·尼古拉。 就是他的出现让苏军从零到无,从最初的4个战时坦克军,增加到1942年12月的差不多30个坦克军;而现在1943年11月底,苏军的坦克军更加是翻了三到四倍。 当然作为总负责监管和组建,以及部署各新兵种和部队的苏军国防人民委员会(NKO),也是据功不少的。 当然这些决定或多或少也是得到了苏军国防委员会(GKO),即指苏军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的最高决策机构,而苏军最高统帅部也只是这个国防委员会会的军事机构的指挥机关而已。 当然最高拍板人还是斯大林同志本人,没有获得他的暗中同意,或者是首肯的话,恐怕苏军各级军官想干什么大事情,也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上面在1943年1月12日9时30分,苏军集中大批的大炮和迫击炮向施吕瑟尔堡地域内的德军阵地进行了差不多3个小时的猛烈炮火覆盖打击之后,还在围困着列宁格勒的德军,就被苏61集团军和第2突击集团军分别从南面和北面发起进攻,之后经历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激烈战斗之后,苏军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两个方面军,就顺顺利利地在1号和5号工人村进行了会师,从而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 第(2/3)页